厚朴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厚朴温中汤的循证辨治思路
TUhjnbcbe - 2023/10/12 21:28:00
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组成〕厚朴12g陈皮15g草豆蔻9g木香9g干姜2g茯苓9g炙甘草10g〔功效〕温运中阳,理气化湿

〔主治〕用于脾胃虚寒,或伤于寒湿,致脘腹胀满疼痛,喜温喜按,大便溏,不欲饮食,泛吐清涎,四肢倦怠,舌苔白滑或白腻,脉细弦而缓或紧。

〔治法〕

厚朴→温中行气,燥湿宽中;干姜、炙甘草→温运中阳;陈皮、木香、草豆蔻→行气宽胀茯苓→渗利除湿

〔歌诀〕

厚朴温中蔻木香,陈苓甘草配干姜,脾胃寒湿脘腹胀,温中行气力能康。〔文献选——内外伤辨惑论〕治脾胃虚寒,心腹胀满,及秋冬客寒犯胃,时作疼痛。

厚朴温中汤重在祛邪


  赵守真在《治验回忆录》中载一案:刘健英,男,50岁。零陵芝城镇人。性嗜酒,近月患腹痛,得呕则少安,发无定时,惟饮冷感寒即发。昨日又剧痛,遍及全腹,鸣声上下相逐,喜呕,欲饮热汤。先以为胃中寒,服理中汤不效。再诊,脉微细,舌白润无苔,噫气或吐痰则痛缓,按其胃无异状,腹则臌胀如鼓,病在腹而不在胃,审系寒湿结聚之证。盖其人嗜酒则湿多,湿多则阴盛,阴盛则胃寒而湿不化,水湿相搏,上下攻冲,故痛而作呕。

治当温中宽胀燥湿为宜。前服理中汤不效者,由于参术之补,有碍寒湿之行,而转以滋胀,虽有干姜暖中而不化气,气不行则水不去,是以不效。改以厚朴温中汤,温中宫则水湿通畅,调滞气则胀宽痛止。但服后腹中攻痛尤甚,旋而雷鸣,大吐痰涎碗许,小便增长,遂得胀宽痛解。其先剧而后缓者,是邪正相争,卒得最后之胜利,亦即古人“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之理也。再剂,诸证如失,略事调补而安。


  循证辩治亦曾用厚朴温中汤治愈一服用附子理中汤不效者。
  张某,男,54岁。近2月来脘腹胀满,时有胃痛,食后又受凉加重。纳食减少,大便尚调。前医处以附子理中汤加减,不效,反增口干咽燥。舌质淡暗,舌苔白腻,脉细缓。辨证为脾胃虚寒,寒湿内困。治以温散寒湿为先,方用厚朴温中汤加减。处方:厚朴9克,陈皮12克,草豆蔻9克,干姜9克,茯苓12克,香附9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7剂,水煎服。11月27日二诊:胀减纳增,上方加炒白术12克,继服7剂。12月5日三诊:诸症俱失,处附子理中丸20丸善后。
  两个案例,为何厚朴温中汤效而附子理中汤不效?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参术之补,有碍寒湿之行。那么,厚朴温中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方子呢?
  方药由来
  考厚朴温中汤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原文:“厚朴温中汤:治脾胃虚寒,心腹胀满,及秋冬客寒犯胃,时作疼痛。厚朴(姜制)、橘皮(去白,以上各一两)、甘草(炙)、草豆蔻仁、茯苓(去皮)、木香(以上各五钱)、干姜(七分)。戊火已衰,不能运化,又加客寒,聚为满痛,散以辛热,佐以苦甘,以淡泄之,气温胃和,痛自止矣。右为粗散,每服五钱匕,水二盏,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柤,温服,食前。忌一切冷物。”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也载有该方,方中干姜用量为七钱。
  与平胃散的区别
  单从方剂组成来看,很难想到该方出自李东垣之手。方中既没有人参、*芪之补,也没有升麻、柴胡之升,药味也非“多多益善”。方书多谓本方主治脾胃寒湿气滞证,但平胃散方也可主治脾胃寒湿气滞证,二方有何区别?
  读《内外伤辨惑论》和《脾胃论》,我们可以看出,李东垣治疗脾胃病湿胜者,擅用平胃散。在《内外伤辨惑论·卷中》补中益气汤方后“四时用药加减法”中,有如下论述:“如脉缓,体重节痛,腹胀自利,米谷不化,是湿胜,以平胃散主之。苍术苦辛温,泻湿为主也。”从脏腑补泻用药法分析,厚朴温中汤很像平胃散的加减方,即平胃散去大枣,以草豆蔻仁易苍术,加茯苓、木香、干姜。但从升降浮沉补泻用药法分析,二方有着很大的区别。
  本四时用药为李东垣的用药法度之一。李东垣根据《内经》“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提出“随时用药”。在《内外伤辨惑论》中指出:“凡用药,若不本四时,以顺为逆。四时者,是春升、夏浮、秋降、冬沉,乃天地之升浮化降沉,是为四时之宜也。但言补之以辛甘温热之剂,及味之薄者,诸风药是也,此助春夏之升浮者也,此便是泻秋收冬藏之药也,在人之身,乃肝心也;但言泻之以酸苦寒凉之剂,并淡味渗泄之药,此助秋冬之降沉者也,在人之身,是肺肾也。用药者,宜用此法度,慎毋忽焉!”理解厚朴温中汤与平胃散方的区别,也宜遵此法度。
  在王好古所著的《汤液本草》中,载录了李东垣《药类法象》部分内容。从药类法象分析,平胃散方中,苍术、陈皮、甘草属于“湿化成”类,厚朴属于“热浮长”类;厚朴温中汤方中,厚朴、草豆蔻仁、干姜、木香属于“热浮长”类,陈皮、甘草属于“湿化成”类,茯苓属于“燥降收”类。反映到《内外伤辨惑论》中,卷中内容分四部分,李东垣是按春、夏、秋、冬次序写成的,分别是“饮食劳倦论”、“暑伤胃气论”、“肺之脾胃虚方”、“肾之脾胃虚方”。

平胃散方出现在应春的“饮食劳倦论”的方后加减中,而厚朴温中汤方出现在应秋的“肺之脾胃虚方”的正方中。可以这样认为,平胃散方以“湿化成”类药物为主组成,重在运脾治胃,普适于春、夏、秋、冬;厚朴温中汤方以“热浮长”类药物为主组成,重在以味厚发热之品治疗“客寒”,佐“燥降收”之茯苓,以应“秋冬”。


  重在祛邪
  病有标本,治有先后,这是《内经》中确立的重要理论之一,为后世医家所遵从。在后学者眼中,李东垣最擅长标本同治,常合寒、热、补、泻于一方,如人参、*芪与*连、*柏同用,生地、白芍与苍术、羌活同用,附子、干姜与生地、*连同用等等,所谓东垣用药,“如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但在厚朴温中汤方中,论中明言“脾胃虚寒”、“戊火已衰”,但方中只治邪实,未及正虚,并未标本同治。
  正虚为本,邪实为标,先治其标,后治其本,通常可以这样理解,赵守真所谓“参术之补,有碍寒湿之行”即含此意。但李东垣用药常例中并非如此。《汤液本草》中引“东垣先生《药类法象》”中明确指出:“凡治病者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除大小便不利及中满三者之外,皆治其本,不可不慎也。”
  “戊火已衰”为“宿病”,“又加客寒”为新病,《金匮要略》所谓先治新病,后治宿病。或者说,主症为疼痛,“痛无补法”,先予祛邪,待“气温胃和,痛自止矣”之后再治正虚。这两种理解似也符合临床。


  所以,可能李东垣补泻同施、标本同治多用于内伤病证,所泻之邪、所治之标多为内生;即使为外感,所治病证也以内伤为主。而厚朴温中汤所治之邪为“客寒”,且证以外感为主,即“客寒”为本,因此组方重在祛邪,也合“先治其本”之意。

不用风药胜湿治疗寒湿,李东垣最擅长的手法当为风药胜湿,所谓“寒湿之胜,助风以平之”。厚朴温中汤主治寒湿气滞证,为什么方中不用风药胜湿呢?
  李东垣在《脾胃论·用药宜禁论》中指出:“夫治病服药,必知时禁、经禁、病禁、药禁。”其中,“夫时禁者,必本四时升降之理,汗、下、吐、利之宜。大法:春宜吐,象万物之发生,耕、耨、料、斫,使阳气之郁者易达也。夏宜汗,象万物之浮而有余也。秋宜下,象万物之收成,推除致新,使阳气易收也。冬周密,象万物之闭藏,使阳气不动也。夫四时阴阳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逆其根,伐其本,坏其真矣……如春、夏而下,秋、冬而汗,是失天信,伐天和也。”
  在厚朴温中汤证中,所治病证发生在秋冬,故不宜风药以升浮,反宜“以淡泄之”。当然,如发生在春、夏也并非绝对不可,李东垣又说:“有病则从权,过则更之。”“治法己试验者,学者当以意求其的,触类而长之,则不可胜用矣”。方示规矩,活法在人。

《成方便读》夫寒邪之伤人也,为无形之邪,若无有形之痰、血、食积互结,则亦不过为痞满,为呕吐,即疼痛亦不致拒按也。故以厚朴温中散满者为君;凡人之气,得寒则凝而行迟,故以木香、草蔻之芳香辛烈,入脾脏以行诸气;脾恶湿,故用干姜、陈皮以燥之,茯苓以渗之;脾欲缓,故以甘草缓之;加生姜者,取其温中散逆,除呕也。以上诸药,皆入脾胃。不特以温中,且能散表,用之贵得其宜耳。陈潮祖此方陈皮、厚朴用量独重,而干姜用量最轻,侧重于行气导滞和芳化燥湿,若寒甚者当加重干姜剂量,或再加桂枝、吴茱萸之属,才能胜任。治疗湿凝气阻于三焦的胀满,宜肺脾肝三脏同治。此方着重治中焦之气阻,若加开宣肺气的麻*、杏仁之属,疏达肝气的青皮、香附之流,则三焦同治矣。余治一例院腹胀痛,单用本方多剂无效,加入麻*而愈。应用见症以脘腹胀满而兼舌淡、苔白、脉缓为用方指征;腹痛亦然。

秦伯未

胃寒痛:多由过食生冷,中焦受寒所致,患者多喜手按、热饮,痛时持续,伴吐清水,畏寒,手足冷,脉沉迟,舌苔白腻,属实证。治宜温中散寒,方用厚朴温中汤。兼饮食不慎,寒食交阻,疼痛加剧者,酌加神曲、山楂等以消食滞。

吴伯平

胃脘痛寒气凝阻型,多因饮食生冷或感受寒冷所致,胃痛骤发,痛势较剧,喜热熨,喜热饮,伴有呕吐清水,全身畏冷,手足发凉,脉沉迟而紧,舌苔白润,宜温中散寒法,以厚朴温中汤为代表方。

李振华

化裁成香砂温中汤→厚朴,木香,茯苓,陈皮,干姜,*参,白术,川芎,半夏,砂仁,丁香,炙甘草→益气健脾→治用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反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等病。临床以胃脘隐痛,喜暖喜按,遇冷加重,腹胀纳差,嗳气泛吐清水,大便溏薄,倦怠乏力,神疲懒言,畏寒肢冷,形体消瘦,舌淡,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湿阻呕恶,加藿香,苍术;兼淤血,加丹参,元胡;食滞不化,加焦山楂,神曲,麦芽;阳虚甚,加制附子;兼肝郁甚,加香附,乌药;气虚甚,加*芪;湿盛泄泻,加薏苡仁,桂枝,泽泻

焦树德

另一良附丸,功用行气疏肝,祛寒止痛。主肝气或客寒犯胃,脘痛呕吐,胸胁胀痛,两方有异曲同工之妙。中焦虚冷最宜良附丸。良姜,香附,一温胃,一行气,胃病以寒性居多,往往寒虚并在,可与六君子汤合用。良附丸“气痛为主,香附用三钱,良姜用一钱半;寒痛为主,良姜用三钱,香附用一钱半”,专主胃虚寒性疼痛。反胃吐酸水,煅瓦楞效果好。其性温,温中和血,有些萎缩性胃炎或者是胃粘膜增厚的病人,胃酸分泌不多,但反酸,烧心,酸多可用煅瓦楞,黏膜增厚用生瓦楞。

王绵之

胀痛不严重时用厚朴花,分量上可加大一些。草豆蔻味道比较浊,燥性比较大,寒湿都重的时候用。如果胀闷厉害,苔没有那么白滑,没有那么腻,用白豆蔻。其次,干姜不如良姜,姜也各有特点,干姜生姜不同,良姜又不同,良姜有芳香之气,可温中散寒,行气活血,对于胃,对于下焦的虚寒,都比较好,良姜用三钱,香附一钱半,这个方剂治疗胃寒痛,胃气痛,作为基础方很好。加香砂六君子汤,治胃虚寒性疼痛。周凤梧临床所见胀痛喜按,得热轻减,舌苔白滑,泛吐清水,大便溏泄,皆为寒温之气客于脾胃之候,治当温其中,利其气,祛其寒,化其湿,使寒湿得除,气滞得行,则痞满胀痛自除。

〔医案〕

赵守真(腹痛)男,50岁零陵芝城镇人,性嗜酒,近月患腹痛,得呕则少安,发无定时,唯饮冷感寒即发.昨日又剧痛,遍及全腹,鸣声上下相逐,喜呕,欲饮热汤,先以为胃中寒,服理中汤不效。再诊,脉微细,舌白润无苔,噫气或吐痰则痛缓,按其胃无异状,腹则臌胀如鼓,病在腹而不在胃,审系寒湿结聚之证。盖其人嗜酒则湿多,湿多则阴盛,阴盛则胃寒而湿不化,水湿相搏,上下攻冲,故痛而作呕。治当温中宽胀燥湿为宜,前服理中汤不效者,由于参术之补,有碍寒湿之行,而转以滋胀,虽有干姜暖中而不化气,气不行则水不去,是以不效。改以厚朴温中汤,温中宫则水湿通畅,调滞气则胀宽痛止.但服后腹中攻痛尤甚,旋而雷鸣,大吐痰涎碗许,小便增长,遂得胀宽痛解。

其先剧而后缓者,是邪正相争,卒得最后之胜利,亦即古人“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之理也。再剂,诸症如失,略事调补而安。

嘴唇肿大溃疡腹部包块案女,成人因唇肿时时溃疡20年,久治不愈而求诊,患者纳可,食凉则腹胀,腹部有一鸡卵大小包块,推之可移,月经提前4~5天,舌淡苔白。处方:厚朴温中汤合交泰丸加减川朴10克,陈皮15克,茯苓20克,山栀10克,炮姜10克,草蔻10克胡连5克,*连5克,肉桂5克,麦芽10克,山药1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5剂。5剂唇肿溃疡痊愈,腹部包块消失。〔按〕

此乃东垣厚朴温中汤去耗气之木香,并易走而不守之干姜为能温能守之炮姜,以免加重溃疡,合山栀、胡连以清上炎之阴火,复合交泰丸以引火归源,药证相合故能捷效。

高建忠(腹胀)男,54岁近2月来脘腹胀满,时有胃痛,食后又受凉加重。纳食减少,大便尚调。前医处以附子理中汤加减,不效,反增口干咽燥。舌质淡暗,舌苔白腻,脉细缓。辨证为脾胃虚寒,寒湿内困。治以温散寒湿为先,方用厚朴温中汤加减。处方:厚朴9克,陈皮12克,草豆蔻9克,干姜9克,茯苓12克,香附9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7剂,水煎服。二诊:胀减纳增,上方加炒白术12克,继服7剂。三诊:诸症俱失,处附子理中丸20丸善后。

1
查看完整版本: 厚朴温中汤的循证辨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