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伤寒论太阳病总结
TUhjnbcbe - 2023/6/13 8:22:00
太阳病总结

太阳病是以脉浮、头项强痛、恶寒为其脉证提纲。太阳病分为两大类——太阳表证和太阳里证。

一、太阳表证根据风寒邪的偏重偏轻及邪气轻重的差异,又可分为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和太阳表郁轻证三种证型。

太阳中风证又称太阳表虚证,以发热,恶风寒,汗出,脉浮缓为其基本症状,方用桂枝汤。

太阳伤寒证又称太阳表实证,以发热,恶风寒,无汗,脉浮紧为其基本症状,方用麻*汤。

太阳表郁轻证以发热,恶寒,如疟状,一日数度复发,汗出不彻底。根据病情轻重及兼证,选用桂枝麻*各半汤,桂枝二麻*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

兼证与选方区别

太阳病不同兼证及选方区别——

兼经气不利用桂枝加葛根汤。

兼肺气不利而喘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兼胸阳不振或胸阳不足而见胸闷或脉微、恶寒用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兼表阳不固而汗漏不止用桂枝加附子汤。

兼营气不足身疼痛,脉沉迟用桂枝新加汤。

兼阳虚水停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兼经气不利或内迫胃肠而致项背强几,下利、呕等分别用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

兼水饮内停用小青龙汤。

兼里热燥烦用大青龙汤。

《诸种兼证,均以主方为基础,随兼证而变法,灵活加减治疗。》

太阳里证

二、太阳里证又称太阳腑证分为蓄水证和蓄血证两大类。

蓄水证为水蓄下焦,膀胱气化失职所致用五苓散。

蓄血证为邪热与血结于下焦所致,随病情轻重缓急选用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

三、太阳病变证

——病位不同

《上焦热证》

无形邪热留扰胸膈用栀子豉汤类。

邪热壅肺用麻*杏仁甘草石膏汤。

《中焦热证》

热入阳明,津气两伤用白虎加人参汤。

《中下焦热证》

热迫肠道用葛根芩连汤。

虚寒之阳虚

——所伤脏腑不同,病情轻重兼挟不同

《心阳虚证》

心阳虚心悸用桂枝甘草汤。

心阳虚烦躁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心阳虚惊狂用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

心阳虚、下焦水气上逆欲作奔豚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心阳虚、下焦寒气冲逆之奔豚用桂枝加桂汤。

《脾胃阳虚证》

脾虚饮停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胃虚水停用茯苓甘草汤。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用小建中汤。

脾虚气滞用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

《肾阳虚证》

肾阳虚衰,虚阳外扰用干姜附子汤。

肾阳虚衰或阴虚水停用茯苓四逆汤。

阳虚水泛用真武汤。

各证分类

阴阳俱虚恶寒脚挛急用芍药甘草附子汤。

心阴阳两虚用炙甘草汤。

表证兼阳虚,误用桂枝攻其表后,变为阴阳两虚,治宜先扶其阳,用甘草干姜汤,后复其阴,用芍药甘草汤。

误治后出现胃气不和,谵语用调胃承气汤。

肾阳不足用四逆汤。

——证候病机不同

大结胸证为水热结于胸膈,以致胸膈、心下,乃至少腹部硬痛严重,热势亦重用大陷胸汤。

病情较缓,部位偏高用大陷胸丸。

小结胸证为痰热结于心下用小陷胸汤。

寒实结胸证为寒邪与痰实结于胸膈用三物白散

由脏气衰微,阴寒凝结而成。与结胸相似,为邪盛正虚,攻补两难,预后险恶。

——心下痞满不适,按之濡软不痛。

无形邪热结于心下成热痞用大**连泻心汤。

热痞兼表阳虚用附子泻心汤。

寒热错杂致痞为心下痞,呕而肠鸣,下利用半夏泻心汤。

兼水饮食滞用生姜泻心汤。

兼脾胃虚弱,痞利俱盛用甘草泻心汤。

为误用火法伤阴而出现多种变证,用清热救阴法。

治疗原则

《风湿证又称痹证》

侵犯肌肉,邪入尚浅用桂枝附子汤。

风去湿存用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

侵犯骨节,邪入较深用甘草附子汤。

《十枣汤证》

水饮之邪结于胸胁用十枣汤。

《瓜蒂散证》

痰实结于胸脘用瓜蒂散。

(表里先后缓急原则——表里同病分——1、先表后里,用于表证急、重。2、先里后表,用于里证急、重。3、表里同治,用于表里证病势相对均衡。表里同治——1、里证为主,主治里兼治表。2、以表证为主,主治表兼治里。3、表里相对均衡,均衡治疗。)

1
查看完整版本: 伤寒论太阳病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