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将要亡于中药呸,胡说八道 [复制链接]

1#

批发预售活动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除了吸引一些医生大大和医馆的负责人外。

让阿真猝不及防的是,一些朋友二话不说,上来啪的先把意向金给交了。

当然,这也从侧面说明,大家对好药还是很感兴趣的,这次活动的力度也是非常诱人了。(主要还是因为俺老真宣传的到位!)

这些朋友偏要买偏要买,只能遗憾的说,预售活动是面对有资质的医馆和医生的,之后药房有什么活动我们提前通知您呗。

借着这股势头,阿真我决定再来一波守一真源优势品种的欣赏,好药到底有多美。

对这些饮片,有什么问题的或者疑虑,评论区见吧。

四川江油,道地药材。

由生附片蒸制而成,药效成分流失少;未添加外源*性成分(胆巴),*性低。

市场出售的黑顺片加工时多使用胆巴(胆巴有*),在去除胆巴(习称退胆)过程中,流水带走胆巴的同时也带走药效成分,使药效成分降低,但退胆退不干净的,*性会比较大。

一般炮制不当的附子制品口尝都会非常麻嘴。

市面上出售的表面黑色且有附着物的的黑顺片一般都是增重品。

江西产道地江枳壳。

中果皮质地坚实,气清香,味苦、微酸。

市场出售的枳壳很多都是瞿枳壳(胡柚),不是传统药用枳壳,也未收载入药典,其特点是中果皮海绵质,较软,口尝比较麻嘴。

还有湖南产枳壳出售,其虽属正品,但是中果皮较薄,囊瓤较多,习惯上认为品质较江西货差些。

道地杭白芍。

生长环境好,生长期长(5年生),有利于药效成分积累。

无硫。符合传统用药认知。

市售白芍主要为亳白芍,习惯认为杭白芍品质优于亳白芍。

因杭白芍价格较高,市面上经常见有用亳白芍陈货冒充杭白芍出售的。

过去亳白芍熏硫情况非常普遍,现在比较少见,但偶尔还能见到。

道地杭麦冬。

种植3年采收,种植过程中不使用膨大剂(植物激素)使用,口尝辛凉,有龙脑样香气。

市售麦冬主要为川麦冬,川麦冬种植1年采收,并且使用膨大剂(植物激素),虽然个头很大,但药效成分不足,没有杭麦冬那样的香气。

直径3-4毫米的嫩茎尖。

桂枝尖,圆形厚片,药效成分含量高,品质优良。

市售桂枝多为直径6-10毫米左右的段,木质部比例大,而且多皮部脱落,药效成分极低。

有的是直径不粗的斜片,斜片切面面积大,长时间放置时容易挥发掉药效成分,所以斜片没有圆片质量好。

市面上有的桂枝因为没有及时加工,雨淋后枯朽发黑,质量很差。

川贝,道地松贝母。

个头大,含量合格,无硫,质量优良。

川贝母分为松贝、青贝、炉贝三种,松贝被公认为最好的川贝母,价格昂贵。

市售的松贝很多都是用水洗过的,或者个头很小,药效成分含量都比较低。

市面上多有用新疆贝母冒充青贝的。

传统炉贝一般是马牙嘴、虎斑皮,形体比较长,但是由于过度采挖,正宗炉贝越来越少,现在市面上的所谓的炉贝多比较矮胖,没有马牙嘴的特征,质量差。

产自四川。去粗皮的杜仲小方块。

已刮去栓皮,保证了用药量的准确性,并且安全卫生。

刮去后降低了重金属含量。切成小块有利于药用成分煎出。

市售杜仲多为带粗皮的,而且切制的块特别大。

粗皮表面多带有泥土或苔藓等杂质,很不卫生,还造成药用剂量不准确,而且粗皮部分重金属含量很高。

切制成的大块药效成分没有小块的容易煎出。

去皮的厚朴丝。

已刮去栓皮,保证了用药量的准确性,并且安全卫生。

味辣,药效成分含量高。

市售厚朴有黑皮的那种口尝略有辛辣味,不浓郁。

或多为带粗皮的,粗皮表面多带有泥土或苔藓等杂质,很不卫生,并且造成药用剂量不准确。

茯苓卷。

无硫,茯苓卷片薄,药效成分易煎出。

市售茯苓多为方丁,由于茯苓的自身特性所致,茯苓丁越大,中心部分越难以煎透,很难起到药用效果。

现在也有熏硫的,但是不多了。

内蒙古杭锦旗,道地梁外草。

道地产区的仿野生甘草,自然环境生长,生长时限长,药效成分积累多。

皮红,味甜,粉性,符合传统用药认知。

市售甘草多为栽培品,生长年限短,栽培过程中水肥足,生长快,一般2-3年采收,虽然个大,但是药效成分积累少,很多难以达到药典标准,品质难与野生品相比。

甘草的栽培品种很多,皮色差异很大,有红皮的,有*皮的等。

市面的还有熏硫的甘草,品质差。

做好药容易,坚持做好药难。

守一真源怀抱着朴实真诚,认真专注的坚持做好中药。这件事情容不得一点作假。

那些坚持本心,一步一个脚印朝着自己目标走的人,其实挺让人羡慕的。

批发预售活动本月15号就要结束了,朋友们抓紧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