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何不能长期服用一张中药方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al/

医院专家门诊出诊时,有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来诊,坐下即言“医生你上次开的那3付药好灵验,饮1剂就不痛了,2剂肿就完全消了、可以下地,但后面7剂就不舒服了,饮后胸口堵……”

我脑海里立马回放起前段时间在家人小心翼翼的搀扶下、缓缓地走进了我诊室的这位老人,当时老人因其骨节痛甚、下肢肿胀等症,我予蠲痹汤合泽泻汤加减曾开过3剂处方,但对她复诊开了7剂中药却没一点印象,因而询问“老人家是什么时候又再过来看过呢?”

老人答“我见效果好、照单在家里附近药店自己又抓了7剂。”

我一时语塞,沉默片刻后对老人说“中医是讲究‘中病即止’的,我只开3剂是因为服完后需要根据你的情况换处方的呀。你这么大年龄,假如能开10剂我怎么会只开3剂让你老人家从那么大老远再跑过来?”

……诸如退高烧、调月经等等此类“因为效佳而照单再重新买药”的患者出现种种不适,我在从医近36年的时间里时有遇见,这也是我想和大家谈论的主题。

为什么医生不主张患者长期服用同一张处方?

这是因为除了患者当前的病情可随服药、季节、气候等因素随时变化外,主要是因为中药处方的制订是一个严谨而细致的过程,一如“用药如用兵,用医如用将”,中医组方犹如打仗布阵,好的医生会视不同的病情,设置不同的阵局,如视补益方如圆阵之守、祛邪方如锥形阵之善攻、和解方则攻守兼备……以古方为规矩,随今证而化裁,甚至法外求法,来达到临床良效。

用药如用兵,用医如用将

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曾用“用药如用兵,用医如用将”这一名谚,显示医务人员作为战胜疫情中坚力量的重要性。将中医诊病用药喻作排兵布阵、选将任帅由来已久,清代名医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用药如用兵论》中言:“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其道同也……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南齐褚澄的《褚氏遗书·除疾》篇中也载有“用药如用兵,用医如用将,善用兵者,徒有车之功;善用药者,姜有桂之效,知其才智,以*付之,用将之道也。知其方,伎以生付之用,医之道也。世无难治之疾,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民中绝命,断可识矣。”意即医治疾病如用将行兵,良医似良将,善于领兵的大将,虽徒步亦能有驾车之功效;善于用药的良医,用姜片亦可起到肉桂的作用。人间疾病皆有可医治之法,关键是找到良医、用对良方。

好的医生治病须通晓药性,用之得当,则疾病立消,有如兵家用兵,用之得当,则旗开得胜;若医家不谙药性,用药不当,则不仅病邪不去,反伤正气,甚者贻误性命,有如兵家用兵不当,非但不能取胜,反而损兵折将,一败涂地。即所谓历代兵家常胜者,必善用兵,历代医家有名者,必善用药。

我们在临床上遣方用药,就如同将*布阵点兵,都是要讲究方法和策略的,一张有效的方子,不仅在于药物组成,也在于用药的剂量与比例,古云“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有时方中药物组成一样,但剂量不同,疗效也会不同,一如《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因而我们临床上用药需慎之又慎,锱铢必较,确定哪味药用多少,就如同打仗时部署打头阵、打掩护等等时分别需要用多少兵力一样,都必须仔细斟酌,这也是彰显医者仁术之时。

药同量异,治效霄壤之别

这里拿厚朴、大*、枳实这3味药的组方为例,《张氏医通》称:“此即小承气,以大*多,遂名厚朴大*汤;若厚朴多,则名厚朴三物汤”。

我们知道,厚朴三物汤、小承气汤、厚朴大*汤三方均由厚朴、大*、枳实组成,只因三方中三药的用量、君臣佐使地位变化,而致证治各异。具体来说,小承气汤为大*四两、枳实三枚大、厚朴二两,该方是以大*为君,功能泻热荡积为主,主治阳明腑实,下利谵语,潮热燥屎者;厚朴三物汤为大*四两、枳实五枚、厚朴八两,以厚朴为主,功能行气消胀,主治腹满痛、大便闭结者;厚朴大*汤为大*六两、枳实四枚、厚朴一尺,处方以厚朴为君,理气为主,佐以荡邪,功在开胸泄饮,主治支饮胸满,心下时痛,兼腹满便秘者。

综上,此三方药物组成完全相同,仅在份量之差异,三方之中,以厚朴大*汤中的大*用量最大,其余两方则相同;枳实三方差异不大;厚朴以厚朴大*汤用量最大,为小承气汤的5倍,厚朴三物汤次之,为小承气汤的4倍。故以痞、满、实论治,厚朴大*汤最重,而小承气汤最轻。由此可见,君、臣、佐、使药物在方阵中的组装、配合、协调的整体功效远大于药物关系的简单相加,这些全赖我们医者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加减用药时熟谙药性、权衡剂量,即“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临证触机而变方为大智慧

清代名医徐灵胎说:“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名,而后求其病之所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症状所由异;然后考其治之之法。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或病名同而病因异,或病因同而病症异,则又各有主方,各有主药,千变万化之中,实有一定不移之法,即或有加减出入而纪律井然。”

大凡每一个病都有主方,一病有几种证候又各有主方,这里所说的通治方是一方能治多种病的,这就在了解通治方之后,还应进一步钻研各病的主方和各种证侯的主方,才能更细致地随症化裁。例如桂枝汤主治发热、头痛、脉浮等症,若兼有喘咳者,则加厚朴、杏仁,名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兼以降逆平喘;若兼见脉促、胸满者,则减去芍药,名桂枝去芍药汤。临床上治疗每一种病必须辨证求因,才能确定治疗方针。

同时,一病有一病的主治法,也必然有主方和主药,这是治病的基本法则。在这基础上,再根据具体病情加减出入,灵活运用,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当病情与此前开具的方药不符时,就需要及时复诊,调整或更换处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