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小说出发第二章第十六节访道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西青春痘医院 http://m.39.net/news/a_8593557.html

鹊山,在田坝小学以北约三十里,是大别山脉中名不见经传的小山峰,位于胥水河最曲折连绵的大拐弯处,山势连绵,漫山皆是粗壮的松树。紫阳观在鹊山南麓半山腰处,胥水河从观前山脚下静静流过。

三人走过枯叶遍布的林路,翻了一座座山梁,经过观前的石桥,慢慢登上一级级青砖铺就的台阶,向紫阳观而去。虽然有点辛苦,但是走进紫阳观时,依然被它雄伟的气势所折服。殿堂巍峨,层檐耸立,朱门沉沉,窗格雕花,鎏金大匾,熠熠生辉,三清殿三字庄重大气,左边有玄诚二字落款。

迎面朱红的神龛中端坐三尊铜铸塑像,正是道教的三清神尊。朱红的神案上摆着香炉等物品、一盏长明灯微微摇曳。

三人转了一圈,只看到一个小道长在打扫。周厚朴上前打听后才知道,玄诚道长在后山做砖胚。穿过院墙,顺着小路,走了许久,听见一阵阵轰鸣声,转过山坳,一个巨大的场院,豁然入眼。一摞摞砖坯正码放整齐堆在场院里晾晒,轰鸣声是制砖机运转的声音。几个中年男人穿着短裤短袖,或赤膊上阵,往制砖机里一车车倾倒泥土。

紫阳观后山,全是黏土,这种泥土粘性大,不适合种植,用来制砖却是再好不过。哑道长在这里前后四十余年的时间,从手工制陶、制砖,到使用制砖机,已把山体挖出一个大大的场院。

一个挽着发髻的中年男人看到有人过来,叮嘱了其他人继续做事,洗了把手,向三人走过来。周厚朴看到是玄诚道长,忙上前一步,称呼到:“玄诚先生,今天又在制砖呢”,武至烨这才知道,原来大家口中的哑道长道号玄诚,只是大家习惯在背后叫他哑道长。

玄诚道长点点头,从上衣口袋掏出一个小记事本、一只铅笔写道:“欢迎各位,拜神在前山,这里是工地灰尘大,怎么来这里了?”

周厚朴就把武至烨两人的背景大概介绍了一下,以及想过来参观的想法做了简单介绍。玄诚道长边听边点头,并向武至烨两人报以微笑。等到周厚朴介绍完了,又写道:“再次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我们这地方艰苦,你们能来支教,非常感谢”。

武至烨看了字条,面色转红,连连摆手,说都是小事,不值一提。武至烨看到玄诚道长一句话也说不了,但通过记事本也能交流,就是比正常人要慢一些。

一行人走出工地,转过山坳,在一处亭子里坐下,凉亭内的石桌上摆着几个大水壶和工人的饭盒,玄诚道长挪出一块地方,方便写字。

问及修建道观的缘由,玄诚道长从自己的出身、道长收养、被周老神医相救、再到开山制砖修观,洋洋洒洒,写了几大页。

原来这玄诚道长是老道长在游历的时候在路边捡的,从小跟着老道长生活学习,原本也是能说会道,聪明伶俐的孩子,不想七八岁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导致不能说话。大病之后,原本活泼伶俐的孩子变得沉默内向,不愿与人沟通,加上紫阳观在山林深处,鲜有人来,这玄诚道长的性格变得越来越沉默。

玄诚道长十五岁那年,老道长羽化归仙,一时之间,他的心理依靠不在,情绪瞬间崩溃,因此才有了追随老道长而去的念头。正巧周桐君看病归来从龙王滩经过,将年轻的玄诚道长捞了起来,并对他进行开导,得知其跳河的原因后,心生一计,告知老道长有盖几间道观的心愿,鼓励玄诚道长去实现老道长的心愿。玄诚道长从*门关走了一遭,寻死的心意已经没有那么坚决,又听到周老神医的说法,一下子很认同,立志要实现师父的心愿。自那以后,玄诚道长有了坚定的目标,从学制陶、制砖开始,一点点学习,成了远近闻名的‘全把式’,不但砖场的活门清,还会砌墙,上梁,开拖拉机、汽车,接电线,修电器,做大席,红白喜事做总管,过年过节写对联,他肤色黝黑红亮,人很和气,虽不言语,人群中自有一种气度。

一开始,玄诚道长手工制砖,硬是准备了三间房的砖坯,没有砖窑,就拉到邻村的窑厂烧制。后来,玄诚道长觉得这么干不行,咬牙将烧好的砖全卖了,斥资买了制砖机,请匠人箍了砖窑,开起了小型砖场,不光观里自用,也对外销售,正是这个小砖场赚取的利润才让玄诚道长在十几年的时间里盖了近二十间房子,一改紫阳观过去荒凉衰败的光景,短短十几年时间,就让原本名不见经传的紫阳观成为大别山周边首屈一指的道场。玄诚道长本人也更加开朗,善于助人,成了远近闻名的道长。

小道长拎来的茶水已经续了好几轮,虽是山中粗茶,却是观中自制,别有一番风味。众人读着玄诚的经历,被他的变化深深打动,对他的坚持无比感慨,对他的成就倍加佩服。

田晓恬看的格外仔细,被玄诚道长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从容自信的态度深深感染。

聊完天,玄诚道长带着众人在观中游览。观中房舍皆是青砖黛瓦,所有道路、院子都是青砖铺地,显得非常质朴素雅。众人一想到这些建筑材料都是玄诚道长亲自制作,不由感叹工程的浩大,对道长的敬佩之情又添几分。

武至烨边走边看,内心感到极大的震撼。穿过一丛竹林,看到一座造型精巧的殿阁,匾额上书观音阁,武至烨顿觉惊奇,心想观音菩萨是佛教徒敬拜的神,怎么在这道观之中也有观音的殿阁?就顺口向玄诚道长请教。

玄诚道长笑一笑,边写边解释。原来观音菩萨是佛道共尊的神仙,在佛、道两教中香火鼎盛,信众朝夕朝拜。观世音菩萨是佛教的尊称,而道教则将其尊称为慈航真人观世音大士圆通自在天尊。

来观音阁朝拜的人络绎不绝,门外的铸铁香炉插满了香烛,缕缕青烟上冲,显得分外兴盛。

正在参观,一个小道长快步往这边跑,边跑边喊道:“师父,前殿出事了,有个人在闹事,您赶紧去看看”。

周厚朴询问之下,大家才知道,原来有个香客在前殿上完香,跪拜祈求的时候,她带着一起来的孩子调皮,翻过放生池的栏杆,去捞池里面的硬币,不小心失足掉进去了,放生池本身水不深,但小孩在里面慌乱,喝了几口水,可能是呛到了亦或是受到了惊吓,一直哭闹不停,那孩子妈就不依不饶,要观里给赔偿。

听这么说,应该没什么大事,玄诚道长一边继续介绍,一边领着大家往前殿走。还没走到前殿,就听见一个粗壮的喊叫声:“...你们今天不赔钱,就别想好过、、、”,夹杂着孩子的哭闹声,香客的议论声,乱哄哄的。

走进前殿大堂,一个胖胖的小男孩坐在地上哭泣,看样子约莫八九岁,一个中年妇女指着小道长不依不饶,要观里赔偿,进香的信众有知道缘由的直摇头,也有不知道缘由纯属看热闹的指指点点,一幅壁上观的模样。

玄诚道长站在人群中,穿着干活时的衣服,毫不起眼,小道长见师父没言语,就好言宽慰那妇女。对方不为所动,依然是大吵大闹,执意要赔偿。有信众看不过去的,在边上批评那妇女,虽说一开始她反驳的声音挺大,渐渐地,批评她的人多了,她也就不好再大声叫骂了。

眼看闹了半天,观里态度明确,众人议论纷纷,加上几个上了年纪的阿姨一直在劝她,本身不是观里的责任,是她儿子自己翻过护栏落水的。再者,这观里供奉着三清神尊,大家都是来祈福的,哪有讹诈观里的事呢?

众人劝说之下,这妇女说话声越来越小,她自己也感觉大庭广众之下压力有点大,低头看儿子已经停止哭泣,偏着脑袋看向那殿里的神像。妇女心里一动,拉起孩子就往外走。那孩子站起来往外走时,武至烨看到小孩有点跛,走路脚外撇的比较明显。一转头,看见玄诚道正也在注视着小孩。

那二人已经走出了门,玄诚道长向小道长招了招手,摸出钱包,拿出五百元现金,快速写了几句话给小道长看,并示意他把钱给那妇女送过去。小道长虽有点疑惑,但师父的意思很明确,只好拿着钱,三步并作两步,去追赶离去的两个人。追到的时候,女人一手拿着拧干水的衣服,一手拿着纸巾给儿子擦身上的水。

小道长把钱递给那女人,她明显有点错愕,愣了一下,湿手在腰上擦了一下,显得有点拘谨。放下湿衣服,两手局促地伸出,接过了钱。

“师父说了,这钱不是今天的赔偿,是给小弟弟买书的钱。师傅说小弟弟正是上学的年纪,应该让他多读点书,给小弟弟买几本书吧”,小道长转达了玄诚道长的意思。

“在上学呢,上三年级了”女人马上回答。

“路上注意安全,你们走吧”,小道长说完,拱了拱手,转身往殿里走。

看到小道长出去送钱,武至烨就疑惑了,分明那女人已经走了,怎么还给她送钱呢?看到武至烨欲言又止,欲问又停的表情,周厚朴笑笑,向道长请教,也解一解自己心中的疑惑。

玄诚道长在纸上写了半天,递给众人,原来他从进来大殿里,并没打算赔偿,是临时看到那孩子往外走时,腿脚不灵便,临时起意给那小孩子的,并让徒弟叮嘱那妇女给孩子多买几本书。原来是这样,大家不禁对玄诚道长更是钦佩。

参观完,三人告别玄诚道长,返回田坝村,一路上,大家围绕玄诚道长,聊了很多,周厚朴也讲了很多玄诚道长的故事,更是让人敬仰。

田晓恬看到听到玄诚道长的事迹,很受鼓舞,慢慢跟大家交流,虽然说的有些费力,但是武至烨、周厚朴都很耐心,沟通的很顺畅,山路上静悄悄的,只有三人的说笑声回荡在林间,偶有几只竹鸡被惊起,扑棱棱向山林深处飞去。

(第二章第十六节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