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06-:00
·
我是常玉国
套用一句广告词,来说一本书。
“好书恒久远,一本长流传。”
这本书初次出版于年,二版于年。自此以后,多次再版。从“豆瓣读书”可查数据来看,30多年间,各大出版社共出版本书多次。从读者评分来看,始终高居豆瓣读书评分高位。
《乡土中国》豆瓣评分榜(仅选取评价人数在人以上数据)
与动辄数十万字,煌煌几大册的巨著相比,这本被作者称为“小册子”的书仅有8万余字。从体量来讲,与那些大块头相比,这本“小册子”甚至连个小弟弟都排不上。
这是什么书?何来如此魅力呢?
这就是《乡土中国》,作者是费孝通先生。全书收录了费孝通先生在年前后,作为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教授,领导一个研究小组,通过实地调查,开设“乡村社会学”课程而撰写发表的14篇文章。
《乡土中国》最新版(天津人民出版社,年5月)
我们从三个方面,一起来看看这本书的魅力所在。
01费孝通是何许人也?
年12月,在一个隆重的生日聚会上,寿星佬发表了主题演讲,演讲中他提出了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16字“箴言”,轰动一时,影响深远。
这16个字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位寿星佬就是当时已经80岁高龄的费孝通先生。
年11月2日,费孝通出生于江苏吴江,4岁开始进入母亲创办的学堂,接受正规教育。年入东吴大学学习医学,但很快转学社会学,后来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继续攻读社会学。年夏,费孝通赴英国留学,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
费孝通先生一生治学,特别重视实地考察。实地考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收获,也给他留下了不少抹不去的伤痛。
费孝通与妻子王同惠(网图)
年,就在准备赴英国留学前,费孝通先生与新婚妻子王同惠女士一起前往广西大瑶山做社会调查。不巧的是,他们在调查时迷路。雪上加霜,费孝通先生又落进了村民设置的捕捉老虎的陷阱,致使腰腿受伤,动弹不得。
妻子王同惠不顾个人安危,冒险外出寻求支援,不幸溺水身亡……
纵然这样,费孝通先生依然没有放弃深入乡村、进行实地调查的初心和恒心。在养伤期间,他又在老家农村进行了社会调查,后来将调查成果写成了英语博士论文:《江村经济》。
《江村经济》出版后,广受赞誉,被国外许多大学列为社会人类学专业学生必读参考书之一,被称作“中国甚至世界上最经典的人类学著作之一”,还被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那一年,费孝通先生年仅28岁。
青年才俊,获此殊荣,可喜可贺!当然,对于有志之人,这决不是事业的顶峰。
回国后,费孝通先生在教书治学的同时,依然坚持做了大量社会调查工作,获得了多项国际社会科学大奖。即使后来从事*务活动之际,也为中外文化交流及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费孝通先生
年4月24日,作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的费孝通先生溘然长逝。享年95岁。
身为学者,费老为人类社会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珍宝。《乡土中国》,就是其中最为璀璨的那一颗。
02《乡土中国》讲了什么?
《乡土中国》收录了14篇文章,看似各自独立,但每篇都对乡村社会某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回答,勾勒出了一幅幅以乡村社会为背景的宏大画卷;归总来看,14篇文章又形成了一个完整、清晰的核心框架:
一核,三点,一总结。
所谓“一核”,就是以“研究中国最基层的社会结构是什么样的”为核心。
而“三点”,就是全书的三个关键点:人与土地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熟悉程度,对人情关系的思考。
“一总结”,则是书中对中国人的性格以及中国人的社会关系,做了根本性的总结——其中一个很重要、也是很有特色、贯穿于全书的概念,就是“差序格局”。
《乡土中国》篇目名录
而“差序格局”,就是根据个人(或家庭)与他人联系密切程度不同所构成的、有差异的社会关系网络。书中,费孝通先生举了两个例子:
一个例子很通俗,讲了差序格局的形成。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像一颗石子被投入水中,产生了被推出的层层波纹。越靠近自我(石子)中心,关系越密切,反之,则渐远。借助这种“同心圆”,形成了中国基层社会的“亲友圈”。
另一个例子大家比较熟悉,讲了这种圈子的伸缩能力。《红楼梦》中大观园里,住着以贾家为中心的亲友圈,贾家兴盛时,凡是拉得上的亲戚,一概拉进圈,圈里烟火鼎盛;而一旦贾家失势,则树倒猢狲散,分崩离析。
《乡土中国》
作为学贯中西的大家,费孝通先生当然没有忘了进行中西方社会关系的比较。这样的比较既加深了人们对于中国基层社会的认识,也开启了读者对于西方社会的了解。一举数得。
而“差序格局”概念的确立,也对中国一般社会科学中的其他学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人们开始从差序关系的意义来理解中国的*治、法律、经济与个人心理。
03乡土,还是那个“乡土”吗?
从《乡土中国》首次出版,到现在已经是70多年。这70多年间,世界格局几分几合,中国社会各方面也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乡土,还是那个“乡土”吗?
网上看到一则消息。
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一学生在语文老师指导下,开展了一次探究性读书汇报展示活动。消息的标题是:异曲同工,妙趣横生——以《红楼梦》为例解读《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现象。
合肥一中学生在展示(网图)
文中,记载了当代中学生对于这部社会学名著和文学名著的理解,表达了他们各自的感受与独到见解。
这则消息给人以启发,也令人鼓舞。
乡土,对于生活在合肥这样大城市的孩子,已然是遥远而又陌生的字眼,可是他们从《乡土中国》中读到了文化、传承、变革、发展,能够运用书中学到的“差序格局”去分析其他书籍、乃至现代社会中的种种现象。这,就是“乡土”的魅力所在。
赵旭东先生(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在新版《乡土中国》导读中,以《理解乡土,才能读懂中国》为题做了推介,既有高屋建瓴,又是落地有声。其中,在“面向未来”这一节中,赵先生如是说:
“在社会转型的新时代里,我们或许还需要从《乡土中国》的文化逻辑来一次真正的再出发,来一次社会科学的心灵朝圣之旅。由此而去全方位地理解我们自身,理解我们周遭的语境,理解变化中的全世界。”
岁月(最早版与最新版)
这,才是“乡土”的植根之地,是《乡土中国》长盛不衰的生命秘诀。
写在最后
“乡土”中国是“恋旧”吗?
其实,不然。或者,恰恰相反。
费老在分析中国基层社会种种特征时,字里行间蕴含着对于数千年文化积淀的褒奖,也时不时地流露出对于乡土文化所孳生顽疾的笔伐,企盼着乡土文化的健康昌盛。
原书插页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这正是费老笔耕一生,作为一位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