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上消化道功能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我国儿童的生活质量,指位于上腹部的一种或一组症状,主要包括餐后饱胀、早饱、上腹部疼痛或上腹部烧灼感,也可以表现为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上腹部胀气或反酸,而经适当评估排除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的一组常见临床综合征。根据症状与进餐的关系,又可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和上腹痛综合征(EPS)。PDS被定义为餐后饱胀或者早饱,影响正常进食。EPS被定义为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可通过进食诱发或缓解,也可在禁食时发生。FD患者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2个或以上症状重叠出现。1辨证治疗(1)饮食积滞证治法:健脾消食,和中导滞。方药:保和丸加减。常用药:焦山楂、炒六神曲、姜半夏、茯苓、陈皮、连翘、炒莱菔子、炒麦芽。(2)脾虚食滞证治法:益气健脾,消食和胃。方药:健脾丸加减。常用药:炒白术、茯苓、延胡索、陈皮、砂仁、神曲、鸡内金、炙甘草等。(3)脾胃湿热证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中。方药:连朴饮加减。常用药:*连、姜厚朴、姜半夏、*芩、陈皮、芦根、茵陈、炒薏苡仁等。(4)肝胃不和证治法:理气解郁,和胃降逆。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药:柴胡、陈皮、川芎、香附、芍药、炙甘草等。(5)寒热错杂证治法:辛开苦降,健脾和胃。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常用药:姜半夏、*芩、*连、干姜、厚朴、神曲、海螵蛸、瓦楞子、炙甘草。(6)脾胃虚寒证治法:温胃健脾,消食化滞。方药:小建中汤加减。常用药:白芍、炒枳实、砂仁、肉桂、生姜、甘草、大枣。2对症治疗(1)餐后饱胀不适(影响日常生活,餐后食物较长时间存留于胃中,出现胃胀而不适的感觉)。①中成药可选用儿脾醒颗粒:温水冲服,1~5岁2.5g/次,每日3次;5岁以上5g/次,每日3次;疗程10d。②中医外治可选用神阙穴贴敷。(2)若早饱(影响正常进食,进食较平素量少的食物后即感觉胃饱胀不适,以致不能完成正常进餐)。①中成药可选用神曲消食口服液:口服,10mL/次,每日2次,在餐间或饭后服用,疗程2周;山葡健脾颗粒:温水冲服,10g/次,每日1次。②中医外治可选用推拿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3)上腹痛(腹部主观疼痛和不适的感觉,部位于上腹中央剑突下1~2cm致脐上方的范围)。①中成药可选用小建中颗粒:口服,15g/次,每日3次。②中医外治可艾灸联合推拿治疗或针刺联合穴位贴敷。(4)若上腹烧灼感(上腹部灼热不适的主观感觉),中成药可选用气滞胃痛颗粒:温水冲服,5g/次,每日3次。(5)若上腹部胀气、过度嗳气、恶心明显者,中成药可选用胃肠安丸:口服,1岁内1丸/次,每日2~3次;1~3岁1~2丸/次,每日3次;3岁以上酌加。神曲消食口服液,口服,餐后半小时服用,1~4岁,每次5mL,日3次;>4~14岁,每次10mL,日3次,疗程为2周。摘自:吴捷,王雪峰.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7(01):7-11.DOI:10./j.ek010602.版權聲明:本平臺所使用的圖片、音視頻、文字僅用於學習交流,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侵權及使用不當情況,請及時與我們聯繫刪除或協商授權事宜。轉載請注明出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