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方歌可以有,但并非必有 [复制链接]

1#

方剂学作为中医课程之一,上世纪从中医药体系中逐渐独立出的一门学科,但研究方剂的历史却比较久远,相关书籍更是众多纷杂。对学医者而言,方剂需要学的不仅是组成、配伍,还有用药规律、辨治思路等,总之要掌握很多,所以一些人觉得枯燥而痛苦,怎么办呢,方歌就应运而出。

方歌是应试者通关的秘籍,但也成了思维懒惰的借口,无暇探索方中意蕴,教者也因方歌失去追求教学新方法的动力。很多人背方歌只是为记忆方而学习,其不知方剂是用来借鉴前人成功之处、学其组方艺术、提升自己处方能力的载体而已,学方剂更要忘记方剂!

方歌可以有,但并非必备,可以作为学习方法选项之一,但遗憾的是背方歌已成为现今教与学的主流。教者与学习者不应将过多精力在此,而应多研究方剂配伍、处方艺术等精妙之处,只有不断思考、深刻理解才能有效且长久的记忆,并学会应用。

如四逆散,其所针对的是土雍木郁,怎么解决呢?土多则雍,犹如土地板结,用耕具翻土,所以枳实松土,甘草增肥,柴胡疏通,芍药引水灌溉,如此土质疏松,肥水充足,植物自然长势正常,在人则木郁解除。还可借助高山多低矮草丛,平原多高大乔木角度理解,积土成山则土雍,土雍则草木生长不佳,如此,换个角度思考更好理解并记忆。一旦明白方背后的原理,方本身已经不重要,犹如通过教练车学会了驾驶本领以后,教练车已经不重要一样,至于将来临床用枳实还是半夏,用柴胡还是当归,全在于具体而定,但应用之法相同。

又如羚角钩藤汤,羚羊角、钩藤、菊花、白芍四维一体不同方向的治肝之法,桑叶、贝母又蕴含佐金平木思想,茯神安欲受邪之地,与温病学“扭转截断”异曲同工……这些处理策略或思路更应成为借鉴的地方。

此外,方还能给我们很多启示,如承气汤,麻子仁丸,大*附子汤等通下方,为什么常用大*,枳实、厚朴等?这些药共同特点是什么呢?胃(戊土)与大肠(庚金)什么关系呢?脾(己土)与大肠(庚金)之间什么关系呢?…当我们把这些问题联系起来会明白,这些药发挥的通降胃土作用,胃气降则脾气升(定滑轮原理),学了这些方不仅明白降胃以通肠的方法,更演绎出升脾、运脾治便秘的道理,进而学会用生白术通便的另一思路。……

所以学习者,尤其是教者应在这方面下功夫,真正懂了方剂也就记住方,足以应对考试,我上大学时不背方歌,但方剂考试、理解与组方并不差,要敢于尝试,变通方法。应试不是重要的,更重要的理解方剂背后承载的诸多内容,才能从学他人方到自己真正开方!

相关阅读:

“下蹲动作”也能治病?

升督疗法

经方半夏厚朴汤证剖析

谈谈中药学习

“通神”的茯苓

传统文化之象思维

关于“天干地支”不可不知的误区

小方法大用途(1)

小方法大用途(2)

萎缩性胃炎患者饮食宜忌

如何煎服中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