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梅核气不止半夏厚朴汤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医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80416/6171978.html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有一个西医临床的朋友说,其实现在西医也是很喜欢开中药的。我说没有中医基础理论做支撑怎么开中药呢?用西医理论开中医套餐啊,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什么病开什么方,套餐组合系统都列出来了,只需用套餐疗法即可。

简单的病症用套餐疗法或可见效,但稍微复杂的病情用套餐疗法可能延误病情。正所谓"学医三年,天下无不治之症;临证三年,世间无可用之方"。病情千变万化,处方应随证加减,学传统中医不推荐用套餐疗法。

前段时间恰好遇到一个梅核气病例,按照套餐疗法当用半夏厚朴汤,该方为临床治疗梅核气的常用方。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厚朴温中行气,苏叶辛温发散,生姜温中止呕,全方多为辛温苦燥之品,确实适用于痰气互结而无热者之梅核气,但若痰气已然化燥伤阴,断不可用。

现将病例整理如下:

陈*,男,39岁,四川,.12.06

主诉:喉间如有梗物数月。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咯则干呕,晨起尤甚。咽干夜甚,渴喜温饮,无口苦,纳可。大便时干时稀,2-3日一行,小便*。睡眠可,平素易怒、烦躁。舌象如图,脉不详。

从舌象上看,整体明润有光泽,神气尤存,以示病入不深。舌质暗红,苔薄白,中间有长条状凹陷,表明正气已亏,中气不足,但尚不严重。舌中下部有裂纹,且舌体右上边缘略有凹槽,舌体左侧比右侧饱满。说明肝木之气被郁,肺金敛降失常,气机阻滞于上焦。肺失宣降,津液不布,痰气相搏,结于喉间,故似有痰,咯而不出。舌根部苔白腻,舌尖略红,因气机阻滞,心火不能下藏于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有上热下寒之势。治法当以祛邪为主,佐以扶正,斡旋中土,条畅气机,宣降肺气。

患者平素气急,大便时干时稀,为肝气犯脾。咽干多饮,舌有裂纹,说明气郁开始化燥,已然伤阴。虽有梅核气之症,但用半夏厚朴汤会反助其热,恐伤阴更重。

拟上焦宣痹汤加减,该方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

"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宣痹汤主之"。

"上焦清阳膹郁,亦能致哕,治法故以轻宣肺痹为主"。

方剂组成:枇杷叶二钱、郁金一钱五分、射干一钱、通草一钱、香豆豉一钱五分。方中枇杷叶理气化痰,可降十二经之逆;郁金活血解郁;射干泻热利咽;通草轻清降气;香豆豉宣郁除烦。本方宣散而不耗气,化痰而不温燥,五味药的偏性均不大,却升降相宜,以轻灵取胜。

本病案化裁:加生姜、炒白术、甘草斡旋中土,取理中汤之意,使气血化生有源,且生姜温中止呕,为呕家圣药。桔梗载药上行、引药达病,旋复花、代赭石敛降肺胃之气,取旋覆代赭汤之意,生麦芽轻升肝木之气,左升右降,调畅气机。患者心火略为上炎,阴津受损,咽干夜甚,加丹皮、知母清虚火而补阴液。

反馈:

7剂后诸证已减,未再复诊。方中思路不尽全对,仅为个人思考,请各位大佬指正。

往期精彩回顾:

艾灸答疑

艾烟是好是坏?

冬日绽放的绿肥红瘦

采药日记

法无定法治疑难,方无常方医杂病

作者:平田胜川先森

编辑:满月无痕待寂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