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金中国第一投行 [复制链接]

1#

湃动商业评论NO.期

这两天,中金在券商板块红到发紫。昨天,发行价28.78元/股的中金(.SH)在A股主板上市,首日开盘股价便飙升到41.44元/股,一度触发涨停;今天开盘半小时后,中金又再度涨停直至收盘。上市两日,中金的总市值轻松突破了亿。

作为中国第一家合资投行,中金诞生的故事,还要追朔到18年前。

年冬,刚刚移民美国没多久的方风雷,前往美国特拉华州参加弟弟的婚礼。

婚礼上,借由经济学家刘国光的引荐,方风雷见到了世界银行在北京的首席代表林重庚。两人一见如故,滔滔不绝的谈了很多经济和金融问题。但那时谁也不会想到,在中国传统社交里这样一次平凡的偶遇,会在日后成就中国券商历史中最为高光的一段时刻。

随后,在参观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的途中,方风雷和林重庚驻足在熊猫馆前,看着园中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当谈到在国内成立第一家国际化投资银行,为国企提供海外融资服务的时候,两人的想法一拍即合。也让林重庚更加坚定了把这一想法付诸于实践的信心和勇气。

要知道,90年代初的中国还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国家的外汇储备能力有限,现在2万亿的外汇储备,放在那个时候,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势如破竹,但融资难却成为制约国有大型企业发展最大的瓶颈。因此,为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年我国第一家券商-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应运而生,年至年,上交所、深交所和证监会先后成立,而由工、农、建三大行分别组建的华夏证券,南方证券和国泰证券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券商一时间在国内方兴未艾。

虽然,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在国外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在我国它们是一回事。

此时沪深两所刚刚开展业务,券商背靠的三大行无疑成为当时所有的企业资金来源,注血能力的有限程度和融资压力可想而知。特别是随着经济多元化的发展,一些国有大型企业想要去海外上市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但放眼望去,国内现有的券商里却没有一家做过海外项目。

于是,年林重庚郑重向高层递交了一份报告,阐述在中国成立一家中外合资投资机构的迫切性。令林重庚没有想到的是,这份报告很快得到高层的首肯和重视。在要求建行负责向人民银行提交相关的可行性报告后,人民银行随即便出台了《中外合资投资银行类机构管理办法》,在*策上迅速为其扫清了障碍。而此时,回国下海的方风雷,也抛开手头事务,受邀北上开始参与中金公司筹备工作。

中金筹备的消息一放出,大摩(摩根斯坦利)和高盛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要借此机会一举打入中国市场这片处女地。

一开始,建行在外方合作伙伴的选择上优先考虑了高盛,但高盛的野心显得过于直白,一心想要独资,这完全触及到中方最后的底线。所以,几经权衡,建行最终与大摩达成了一致意见,但也以牺牲部分股权为合资代价。当时证监会规定合资投行外方持股比例不能超过33%,但在中金公司成立之初,大摩持股占比达到34.3%,外方合计持股占比一度超过50%。这一股权分割上的硬伤,无疑为日后建行和大摩之间对中金的实际管理权的激烈争夺埋下伏笔。

年6月25日,中金公司作为中国内地第一家中外合资的投资银行正式挂牌成立,全名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而中金对自己的定义是:成为一个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世界级投资银行。

中金成立后,大摩和建行因为实际控制权一直暗暗较劲,大摩希望中金作为它在中国投行业务的载体,成为自己的子公司;而中方却坚持要把中金打造成独立运作的本土国际投行。

由于中金公司的总裁由大摩委任,所以从首任总裁林重庚到杨彬,再到AustinKoenen、ElaineLaRoche和PeterClark,大摩在3年时间里先后换了5任总裁。

建行和大摩的这一场伯仲之争,到最后,中方还是胜了一筹。以至于大摩在第五位总裁卸任后,最终放弃努力,不再向中金派驻总裁,而是以财务投资人的身份留在中金。而作为副总裁的方风雷最终成为中金真正的实际管理人。

但客观且公允的说,大摩是个好老师,在最初的几年里手把手的教会了中金里的年轻人怎么做投行,此外,通过耳濡目染,大摩的管理理念也渗透到中金的组织架构和薪酬体系中,成为其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在年中金公司成立后,作为中金的实际掌门人,方风雷可谓慧眼独具,抓住当时电信体制改革的契机,从电信业入手,先协助中国电信在年成功收购了香港电讯部分股份,而后经过短短5个月的准备,通过老辣专业的运作,使中国移动于年10月在港交易所和纽交易所成功上市,创造了当时亚洲(不含日本)有史以来最大的IPO。

这次牛刀小试,除了中金第一次在国际资本市场崭露头角之外,也让方风雷一战成名。

首战告捷的中金公司一发不可收拾,年4月的中国石油,6月的中国联通,10月的中国石化,让中金成为那些年投行界的江湖传说,也成就了中金的辉煌。

而方风雷也在这一年功成身退,离开中金,几经辗转,于年创办了自己的私募公司厚朴投资。至此,江湖上还有方风雷,而方风雷和中金已无瓜葛。

虽然方风雷离开了中金,但是得益于为国有大型企业提供体制改革、战略重组和海外融资服务这一“高大上”的经营路线,中金在成立最初十年里,一直被人望其项背,无人能够出其左右。在截止年底募集资金规模前十大的中国公司境外IPO项目中,包括工商银行、阿里巴巴、农业银行、小米等在内的八项IPO均由中金公司担任主承,特别是农业银行在沪港成功的上市,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IPO。

这些大项目让中金名利双收,成为货真价实的投行贵族,但也一度滋长了中金固执且傲慢的心态。年,其在国内投行地位第一次被撼动,中金在长江电力的IPO项目上败给中信证券。年最大的武钢90亿增发项目再次被中信拿走,而随后平安保险在港上市,海外主承选择中银国际,中金似乎不再是唯一且最好的那一个了。

时间来到年,这一年是中金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一方面大摩完全退出中金,而建行也将旗下股权无偿转让给汇金,股权结构完全被重置。

另一方面,随着创业板的推出,中国IPO市场迎来融资高峰,年全国新发IPO共计家,而中金IPO业务却不升反降,是年,中金的主承销额第一次被国信和平安超过,并远远落后于中信;年,中金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排名下滑至第9位;年是中金的最低谷,公司营收排到了全行业的20名开外,净利润更是滑落至40多名。中金的抓大放小让它错过了中小企业IPO的最好时机,昔日头顶光环的“投行贵族”,变成了新资本浪潮里的“落魄公子”。

直到年,前CEO毕明建回归中金,才让中金再度焕发生机。毕明建掌舵期间,中金顺利实现在港上市,其后,又顺利引入阿里、腾讯、海尔等战略投资者,并完成对中投证券的收购。

与此同时,私募股权业务也被中金提到战略高度,旗下的中金资本目前管理规模超亿元,每年10亿元的管理费收入,称霸各大券商PE。而曾经错失创业板的中金,对新推出的科创板注入了极大的热情,截至今年10月,在科创板上市的家企业中,中金主承24家占比达到13%,总量与中信并列第一。

年至年上半年,中金境内IPO承销规模亿元,市场占有率16.5%,排名第一。年上半年,中金以.93亿元的营收排名券商第8,以30.52亿元的净利润排名券商第10,同较年前进3个位次,中金正一点一点收复自己曾经丢失的领地。

而年回归A股,也似乎彰显了中金想要再次执剑江湖的决心。

就在今年,中金完成了高级管理层的迭代,老将毕明建宣布退休,*朝晖接任新CEO。中金在招股说明书上明确提出“双基六柱”、“中金一家”战略,实现从“精而美”向“大而美”的跨越式发展,算是进一步完善和平衡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随着不久后,全球最大IPO蚂蚁集团的上市,会让作为主承之一的中金,在全球承销商中的排名进位到第三,超越高盛和大摩。中金否能再次回归一流投行序列,让我们拭目以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