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药剂这样用,用量少效果更好 [复制链接]

1#
红薯控旺剂很多,各自都有缺点,生产上常用的是多效唑和烯效唑,烯效唑的亩用量和使用时期如下:1、土壤肥力高的地块,红薯容易旺长,红薯蔓长度30-35厘米时,茎叶生长达到一个快速生长期,块根也达到第一次膨大期,这个时候可以用5%可湿性粉剂10-15克,兑水15公斤喷施1次,亩用量在15-20克左右,主要是喷足喷匀,不遗漏为标准,而不是真正的需要多少控旺剂。如果植株没有表现旺长趋势,可以不喷,一般结合天气进行,持续连阴雨需要雨后喷施。2.红薯蔓长50厘米左右时,已经开始封垄,也是按照上述比例和方法再喷一次,亩用量在30克以内。3.在二次膨大期,根据天气情况和生长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喷药。4.烯效唑活性是多效唑的4-10倍,但是有效期较短,只有7-10天,如被赋予造成后期旺长,需要掌握好时间段,避免在下雨前使用。5.多效唑和烯效唑不但是生长调节剂,也是杀菌剂,可以达到多重作用,但是残留期较长,烯效唑在土壤中的残留期约60天左右,使用过量和使用时间偏迟,不但会影响红薯产量,也都会影响下一茬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程序c#/.net开发招聘QQ群 http://www.gdnxnews.com/chaoliu/1809.html

新媒体商务合作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不管是大田蔬菜还是棚室菜,菜农多以喷洒农药为主,可以说农药的质量关系着防治效果的好坏。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很多菜农反映,同样的药,为何别人喷施后效果那么好呢?原来,“别人”用药有这么多道道……

预防用药——早和广早:提前用药,预防为主。即了解病虫害发生所适宜的环境特点,在病虫害发生前或刚刚发生后进行药剂防治。广:杀菌、杀虫谱要广。定期喷施杀菌、杀虫谱广的药剂,从蔬菜缓苗后开始隔7天-10天喷施一次,杀菌效果全面,这样可以节省人力、物力以及用药成本。治疗用药——对和混对:选对药剂。在病虫害发生后选择农药时则要选择有针对性的药剂,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治病,抑制病害发生。如菊酯类农药,能防治多种害虫,而克螨特能防治螨类,在预防害虫时我们可以用菊酯类农药,而当螨虫危害严重时我们就应该使用克螨特。混:合理混用。多种药剂合理混用、交替使用,不但避免产生抗药性,还能提高药效。例如在白粉虱危害严重时,最好选择杀卵效果较好的螺虫乙酯特和杀成虫的啶虫脒混合喷施,能够有效增加持效期。再例如在防治细菌性病害时,要选择触杀效果强的铜制剂跟内吸性效果好的中生菌素、春雷霉素等混合使用,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

文章来源:北方蔬菜报(BFSC)本期编辑:崔莹北方蔬菜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