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左升右降,让圆动起来 [复制链接]

1#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周圈圈

让圆动起来

人圆之道,孝心解灾。天圆之道,相火归位。地圆之道,升降无疾。

人圆之道。孝心解灾。

反思这样一个问题:老百姓因为天气变化无常,因为气候这种不合时宜、不合节令,引起的疾病,从咱们人类的自身来讲,我们是要找一找自己的原因,不能一味的把这个生病的致病因素,全部怪罪在大自然身上。也就是说,咱们要想一想,天气这种反复无常的这种变化,他的原因在哪里?他不单纯是一个单纯的气候失常,更多的实际上是人类自身,自己的很多因素,就是人类的行为,导致了气候的失常。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看汽车越来越多,汽车尾气排放越来越多,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讨论,怎么样能减少温室效应,提倡低碳生活。也就是说,各个国家,已经认识到人的自身的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也已经准备采取一些措施准备去改善。但是目前呢,各种措施应该说还不够理想,还没达到一个很理想的效果。

那么咱们只是从中医的角度,咱们来分析一下,正常情况下这个气候应该是什么样子。中医来讲,什么叫气候呀?就是这个天地阴阳的变化呀,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阴阳交通,寒暑往来。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呢,也不过就是阴阳的变化而已。如果咱们从一气周流的角度看,这一年的春夏秋冬,这一天的上午下午、白天黑夜的交替,这都是一个层次不同、大小不一的一气周流的模式。熟悉《道德经》或者《易经》的人都知道天地之德,它有一个特性:天地无私。就是说这个天地,它具备胸怀很广博、胸襟很大度这么一种特性,它没有什么私心。所以它的所作所为,它的变化规律,完全遵循着大自然本身自然的特点。从咱们中医来讲呢,就是天地日月的变化,都遵循着天道的规律,都是道的表现。所以从一气周流的这个角度来看,春天一气升发,秋天一气敛降,夏天一气繁盛于外,冬天一气收藏于内,升降回环这个模式,他应该是一个非常的融洽、非常和缓的一个过程。就是咱们讲的,这个一年到头,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它这个变化是很连续很平缓的。该冷的时候冷,该热的时候热,用老百姓的话来讲,这就叫风调雨顺,就是强调很和畅。那么为什么会这么和畅?正常情况下,温度这个自然的变化,它是很自然地过渡的,原因就在于这个天地本身品德的无私、公正、没有私心,这是很关键的。

春天这个升发之气的生长,它带来了草木萌发,万物欣欣向荣这一幅景象。我们谁都很喜欢春天呀,春暖花开,景色宜人,到这个时候我们都喜欢去郊游,去欣赏大自然浓浓的春意。春天固然好,但是大自然也没有因为春天好,因为我们都喜欢而永远停留在春天,它会很自然地过度到夏天。夏天热了自然过渡到秋天,秋天凉了自然过渡到冬天。你看大自然它没有私心,不管你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了,它总是按照固有这个规律去运行。春天的生长,春天的欣欣向荣,是为了能够达到夏天的火热、茂盛。夏天的生长,是为了秋天的收藏。没有夏天的生长,哪有秋天的收获呀?秋天的收敛,是为了冬天能够很好的收藏。而冬天的收藏呢,是为了春天再一次地生发。

我们从这个一气周流的角度,从这个角度来观察四季,我们发现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很大度,都没有私心,都不是为自己而存在的。春天为了夏天而存在,夏天为了秋天而存在,秋天为了冬天而存在,冬天是为了春天而存在……每一个季节它的变化,都是为了促成下一个季节的发生。那么这一点,这就是天道,这是大自然的规律,这就是天地无私的一种表现,没有私心,完全是顺应天道,按照顺应天道的规律,完成自己应有的义务,或者说,是把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责任,顺利地交接下去。

那么,这种天地无私的特性,就决定了整个天地一气周流,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是相对的比较平和的,比较通畅,很融洽。这就是讲,一个好的气候,它取决于天地无私的变化,这是一个条件。

那么第二个条件呢,这种无私的变化呢,春夏秋冬,一气周流的角度讲就是这个木火金水,这四象它都要有一个中心的的。从咱们人身自己的角度来看,人很健康的时候,他没有病,他也感觉不到人身上的这股气。每个人身上的这股气都在升降、收藏、升发,它都在周流,如环无端。为什么我们大部分人感觉不到的呀?就是因为你的身体很健康,该升的升该降的降。升降它很平衡,很融洽的时候,就会达到一个和合的状态。就是这个一气往上升的状态、往下降的状态,它就像合二为一一样,非常融洽地交融在一起,你就不觉得有一气的存在了。那么这种状态呢,我们可以认为是太极的状态,就是阴阳和合的状态。从易经角度来讲,什么是阴阳呢?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太极就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性,跟天道、跟天地的本性都是一样,都是平静无私、无欲无求,很清静的一个状态。一旦你的心动了,太极就动了,太极一动那么就有阴阳了。所以有了阴阳,相当于是后天的东西,太极相当于是先天的东西。这个阴阳它是从太极变化出来的呀,就好像是从一个点,一下子分出了两股相反的力量一样,从一气周流的角度讲就是中间的这个东西一转甩出两股气来,就是这样一个模式。

阴阳的天性是回归太极。那么人的本性,本来是很清静的呀,所以这个阴阳回归太极的这种本性,决定了天道的运行规律,决定了一气周流,东升西降,木气生发金气敛藏。这种模式实际是由这一点来决定的。中医里面有一种概念叫土气,也叫中五,土的数为五,也叫中五太极。你看*元御讲这个一气周流的模式,他强调中焦,强调土气,认为这个四象,木火金水这四气都是土气演化而来,土气升上去,土气降下来,就分别出了木气和金气。这实际上人体的这一气,从后天五行或者五象角度来讲,这种升降相应,如环无端,阴阳和合这种状态,它近似达到了太极的状态。太极是就是如如不动。当我们这个升降很融洽的时候,平衡的比较好的时候,它也是整个混然一体的,好像没有升越没有降的,好像接近太极的状态。当然它不是真正的太极。

所以说天地之道,它的变化规律,始终都是阴往上升,阳往下降,形成一个如环无端的这么一个一气周流的模式,而这种模式的最佳状态,就是阴阳和合。阴阳和合的状态呢,就是近乎太极的状态。这个状态是比较稳定、比较和谐的状态,原因就是因为阴阳本身就是从先天太极状态演化过来的。佛家来讲,太极就是佛性。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我们只要能够做到阴阳和合,升降平衡,一气周流如环无端,真正的通畅融洽,只要能达到这种状态,也算是达到近似太极的状态,也是符合天道的,这也是一种比较融洽,比较好的状态。

就像我们讲的,一年四季风和日丽,老百姓身体健康,百病不生是一样的。春暖秋凉,夏热冬寒,非常平缓的有一个过渡,那么人生病的机会就少很多呀。一旦有这个气温的大起大落,突然热了突然冷了,刮风下雨,来得比较突然,好多人就会感冒了、生病了。人体之气跟天地之气的感应是非常明显的。

所以刚才讲到这两点:一个就是说从天地来讲,天地要有这个很好的气候呀,得益于天地无私,都是顺从天道的,为别人服务的,都不是单纯的为自己——实际上为别人也是为自己。因为转了一圈,这一圈转下来,最后还会转到你自己这里来。这个天道,一气周流这个模式,从任何一个层次上它都是适应的。那么第二个呢,接着讲的这个天地无私,必然会出现一个阴阳和合的状态,阴阳和合就相当于是回归太极,回归太极就是顺从天道。顺从天道的话,从天气来讲自然就是风和日丽;从人体来讲自然就是身体健康,没有什么病;从国家层面来讲那就是国泰人和、国泰民安。这是从天道角度,正常状态就是这样的:无私、和谐,这是最关键的两个特点。无私必然就会和谐,和谐必然是无私的结果。

所以现在你看,这个天气反复无常的变化,各种疾病越来越多,各种怪病经常发现,这就是说,整个天地的一气不通畅了,有问题了,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人的私心,人的私欲。天道是很无私的呀,它不会单纯为自己考虑,天道的的任何变化它都是为下一步,春天为了夏天,夏天为了秋天,秋天为了冬天,冬天为了春天,都是这样的。人心呢?我们现在好多人,都是欲望比较强,欲望强了私心就重了。有了私心,只要有私心必然违背天道,就是逆天道而行的。当越来越多的人,私心都很重的时候,这种私欲积少成多,它的影响也是很可怕的,它会影响到整个这个天地的一气周流。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的私心、私欲是能够影响天地之道的,别以为只是天地之道来影响我们。

打个比方说,如果说春天天气很好,它就赖在这儿不走了,春天就不再变成夏天了,假如春天这么自私的话,一年就很难有一个很好的过渡了。同样的道理,不管是社会层面还是人体自身,任何一个地方有私心、有私欲,都会导致一气的淤滞,不能通畅地流通。你到一个地方办事情,如果这件事情办起来很费劲,办起来到处都碰钉子,到哪儿都办不成,如果你办的是一个合理合法的事情,反而会办不成,那就说明这个地方的人心私欲比较重,这个一气周流就很不通畅了。你身体的某个地方病了,这个气就会周流不动了,就会淤积在那个地方,就会有各种病变、症状。所以,没有淤滞就没有疾病,有了私心就没有了和谐。私欲导致一气的淤滞,可以影响天地之道的变化,会导致一气周流的不通畅、不平衡,可以导致百病。这个百病,可以是人身健康问题,也可以是社会上各种不和谐的现象,也可以是气候的异常,也可以是地球环境的恶化,道理都是一样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气候异常对我们个人身体的影响,导致我们身体生病,表面看是这样的。如果我们从比较深的层次探究一下,实际上问题的根本,不在大自然,不在气候,在我们自身。是我们自己的私欲导致了天地之道的不和谐,进而引起环境的变化、气候的失常,再进一步又影响到我们的身心健康。这就是个恶性循环。所以最根本的根源哪里?在人心,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不在大自然。

那么刚才咱们谈到了,大自然风和日丽,天地康泰、非常和谐的状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天地无私,再一个是阴阳和合,回归太极。所以我们要改变目前的状态,也要从这两点出发,我从这两点上做起。

从哪里做起呢?就从我们每个人做起,就从我们讲的这两点做起。一个是要有一颗无私的心,尽可能的放下自己的私语,凡事不要只想着自己,多想想别人,多想想社会。再一个呢,凡事要回归太极,回归太极就是追求阴阳和合。我们把这两条做好了,天地阴阳就很和谐,不可能会有什么灾难。

这么说很空洞呀!具体说,我们怎么做比较好呢?咱们中国有句老话,“百善孝为先”,孝敬老人。中国文化很有底蕴,孝字,上面是个老人的老,下面是个孩子的子,所以这个孝字,就是孩子要赡养、敬重长辈。为什么咱们的传统文化讲“百善孝为先”呢?一个行善的人,他的私心必然很少,或者没有私心,一个私心很重的人,他不会去行善。孝敬父母、孝敬长辈,这一点做好了,我们上面说的这两条也自然可以做到了。为什么这么讲呢?从社会层面讲,我们一个家庭一个家庭组成的,家庭是最小的单位。每个家庭和谐了,社会就和谐了。社会就和谐了,天地就跟着和谐了。天地阴阳都和谐了,怎么会有灾难呢?咱们看孝心,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做子女的对父母长辈,只要有孝心,能够孝敬长辈,必然能对父母无私关爱。对父母不闻不问,你这就谈不上孝敬,没有爱心呀。经常陪陪父母,经常关心父母,心里头总是想着父母,你这就是孝敬。虽然你这只是一个家庭,但是你想的不是自己,是别人——父母跟自己相比,也是别人啊。对自己父母这种的孝敬,就是无私的表现。虽然你孝敬的是自己的父母,不是别人的父母,好像是比较自私,但对于你这个家庭这个最小的单位来讲,你是无私的。我们每个人都孝敬自己的父母,从自己来讲,是无私的,我这也是一种无私的关爱。孝敬父母我们达到了第一条,只要是孝敬父母我们就是无私的,至少我们就有了无私的善念。人的心念很重要,心念可以转变外境。

另一个呢?父母是家庭的中心,古人结婚都要拜高堂,高堂就是父母。现在我们结婚也要拜天地,拜父母。中国有这么句老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家里有个老人,就像扛着一个宝藏一样。父母老人呀,是一个家庭的根基,落叶归根一样,不管你到哪里,父母都是你的归宿,老家就是你的根。孝敬父母就相当你有了家,有了归属,有了一个行为的中心。父母从家庭这个单位来讲呢,他就像先天太极一样。孝敬父母就是回归太极,就能达到阴阳和合的状态。

你看,孝敬父母做到了,这两条也就都达到了——既有了无私的善念,又有了回归太极阴阳和合的状态。一个子女很孝顺的家庭,必然是家庭和睦,众心合一,这样的家庭很和谐的。

人心齐泰山移。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都能够孝敬父母,都可以有一个很和谐的家庭,那么无数和谐的家庭,就组成了一个和谐的社会。这种和谐,与天地之道完全相应,顺应了天地之道的本性。这种状态,中医讲叫天人合一,天地人社会都完全和谐合一了,自然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地天泰,这样就不会有什么灾难。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预防疾病化解灾难,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有个很简单的办法,都可以做到的,就是我一个讲的,一个孝字!

只要这个孝字我们真正做好了,每个人都去做,这个力量是很大的,积水成河,汇流成海。如果说我们面临的灾难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是我们的私欲造成的,那么我们也要从最根本上,去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心境。只要我们每个人能切实做好这一点,都能够孝敬父母,都能够把这一点切实做好,那么我们面临的困境,肯定能够扭转过来。因为这个天地之道,他是如环无端的,他是的在周流,他不是不可逆。中国有句老话讲,“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天道是无私的,我们不要那么自己,我们要尽可能的多一点爱心,少一点私欲。做好这一点最简单、最容易普及的,就是孝敬父母,这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对我们来讲,孝敬父母并不是很难,只是我们好多人可能做的还不够。所以我想,在这个环境日益恶化,气候反复无常,灾难时有发生,面对很多这些不够理想的大自然的环境,我感觉我们每一个人有责任去做出自己应该做的一些事情!我们不能仅仅在这儿听天由命,命运也是可以自己把握的,灾难也是可以化解的,看我们有没有这个心力,有没有信心能不能做到。

孝心化解灾难。实际上不仅能化解灾难,还能给我们带来身体安康,家庭幸福,社会和谐,有百利无一弊,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因为最近天气不好,临床上碰到的疾病比较多,有感而发,跟大家聊一聊,我们如果去修心养性,如何通过我们自己每个人的责任,用善念去化解这些不好的东西……提的是我个人的一点思路。

天道之圆,相火归位。一直讲相火不位,那到底什么叫相火归位呢?相火就是我们体内的太阳,太阳转,相火也转。夜晚,太阳入里在下,相火到位,也应该入里在下,表现为安静睡眠;白天,太阳出来,相火也出来了,从足底到前阴顺着腹部上升(厥阴经任脉);太阳走到正中央,阳气也走到头顶部,物极必反,阴阳交,所以要睡午觉,让阴阳安静顺利的交接,能量转移(阳转阴)完全,下午精神越好;太阳下山了,相火也就入里了,入脾胃了,气温变低,皮肤变凉,相火顺着足太阳膀胱经下降;降到足底小脚趾,就刚好和早上的寻巡行路线构成一个圆圈;但这只是阳气在表皮的升降,还有由表入里的路要走,阳明承接太阳的下降入里,叫阳明入太阴脾(胃),胃口就会好,吃晚饭了;太阴吸收能量,储存到能量的仓库少阴,这个过程就是造血的过程,为晚上9点到临晨3点;子时(11点~临晨1点)阴阳能量又再一次交接,之后又开始了一天中的上升循环过程。位不断在变,所以相火不位症状,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季节表现都是不一样的。但其本质,不过就是升降!随着太阳升降而升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原来是老生常谈!!健康之道,就是顺天行事!只要没有随着时间的流转相应的出现应有的生活规律或者生理表现,那就是相火不位了。六经运行顺序:厥阴-少阳-太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少阳12时辰子午流注:关于两套规律的本质区别,有这样的说法:子午流注讲人体血运规律,六经运行讲人体应天气运规律。各自按不同规律运行。可供参考。1肝3肺5大肠——1~3点是气血运行到肝经,肝经的能量最足的时候,这个时候是处理肝部疾病或者肝发力处理其它系统问题的最佳时机,所以,孩子发烧排除深部寒气通常都在这个时间段最强,发烧最高。3~5点,肺所主。肺主降气,先宣散后降敛,所以,发烧到这个时辰,导致发烧的肝气被肺气宣、降后,就会自然退烧。同时,皮肤有病的,都会在这个时辰排病,表现为皮肤病发作,实质是排除垃圾。5~7点,大肠经主时,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宣降之气降到大肠,表现为排便。所以,治肺病有时候可以引病气下降通过大肠排掉,而减轻了从肺部排病的难受,就像小孩子通常在腹泻后退烧。所以太阳病未必就不可以用敛降之药走太阴阳明而下泄。非惟太阳表散一途。敛降而不泄下,纯阴而无阳内托,才会形成敛邪深入。正常的生理,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排便,说明你与天同道了。7胃9脾11心——排完便,胃就开火煮饭了,你就要添料了;饭煮好,脾主运化,分解消化吸收;吸收好的精华物质原料,要给皇上用。脾上输的原料能源通过心脏加热转化为能量热能,心脏是热能转化器。所以,你什么时辰该干什么,都是定好的了。太阳就是看不见的手,通过温度的变化调节你,这个手动的位置刻度,我们叫时辰节气。下面是下午了。1肠3膀5肾脏——小肠是承接心脏火热的能量下行的地方。通过膀胱经行蒸化体液为气温熏上行的作用。大肠主大便,膀胱主小便,而小肠兼主大小便,以分泌水谷。小肠就是靠心脏给的热能来分化大小便,水分和阴浊物质分流。下午1~3点这时候生理体现为大小便较多。3~5点是膀胱经主时。膀胱经全名叫足太阳膀胱经,巡行我们整个后背皮肤的位置,也就是最容易受凉被寒风侵袭的部位,也是体内排寒气的出口——入口和出口是一致的。感冒病在中医属太阳病的一种。得感冒的,通常下午3~5点这时候就会再一次发高烧,因为这时整个背部都是热量,最利于排寒。1~3点肝经主时排除的是深寒里寒,3~5点膀胱经主时排除的是表寒浅寒。人体发烧基本就是以这两个时间段为主。以最优势时机兵力作战,效率最高。这就是人体的智慧之处!能够按时发烧,也是相火归位的一种表现。所以,是否归位,当参以时机,包含常规和非常规。当攻在攻,当守在守,在其位谋其职,都是归位。这个位,是随时机而变动的,不是固定不变的位。5~7点,膀胱经的热能通过相连的通道走到肾经。肾主骨生髓,如果寒气入骨,这时候也会出现排寒发烧的表现。肾之性收藏,所以,这个时候要下班了,回家了,日也落了。俗语收心养性,心收到哪里?收到肾。心属火,肾属水。火要藏养到肾水里面去。天凉井水就热了。水是储热器。肾主二便的排泄——前面讲小肠也主二便,是指蒸化分解的作用,这里指排放守门的作用。辨证里为何要看大小便?就是看肾的功能是否还完好。如果大小便失禁,那就难救了。水下泄,火藏不了往上走,水火分离,人就亡了。生理表现为欲望要收敛,精神动作都要收工。日落就要而息了。古时就要睡觉了。7心9焦胆11——在古时,7~9点这时其实已经是睡觉后身体自己在干事了,人应该是没有知觉的。心包是心脏皇帝的禁卫*。保卫心脏不受病的。这时候不睡觉,就会导致禁卫*不禁,皇帝夜里出来游玩,心火外泄,出现一系列上火、神智亢奋不清,受惊,眼目干涩红痒之类的症状。或者睡觉时出汗的症状。生理表现为想睡觉,可是一过那个劲,收不下来就反而更加精神。9~11点,是三焦经所主。三就是躯干上中下三个分部,焦就是水液流行的通道网络。三焦和肝同属管理水液的,血液和津液同时又是互补的。可以理解三焦主管血液血管以外的津液和通道功能部位。相对而言,肝血所及的五脏六腑都是办公的地方。而三焦所主的这些地方都是各个器官的藏污纳垢的地方,相当于下水道,垃圾堆,杂物室。需要用水才可以清扫。水只能从血液里来,所以,这时候必须所有五脏六腑都停止工作,节流的血液才可以分出津液跑到三焦里去。所以,9点就必须睡觉。体内的垃圾就开始吸水稀释,相当于洗衣服的浸泡阶段,要泡水两个小时。11点~临晨1点,一阳生起,洗衣机开始转动,开始清扫分解处理垃圾了,真正治病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如果没有前面的浸泡过程,这时才睡觉,衣服才放下去,洗衣机立即转动,衣服能洗干净吗?垃圾能排出来吗?而不睡觉的人,能量用来享受,洗衣机根本就不转动,又没水又没动力,垃圾只能停留在三焦不动。长期这个时候不睡觉,就长期堆积,不排出就没症状,好像没有病的样子。直到哪天堆满了,终于病倒为止。前面讲到9~11点三焦经,血液分出津液,换句话说就是血液浓缩了。浓缩的血液里还包含着一天制造出来的能量,这些浓缩的血液除了储藏在血液中,还有一部分更浓缩的藏在骨髓,脑髓中——肾的属地。然后再浓缩提炼成精,藏于精关:肾。俗语一滴精十滴血。关于造血,中医是从功能态来讲:血由心脏的火热蒸化脾胃吸收来的物质精华化为血液。而没有谈及哪里制造血液。但讲了精化为血液,精血之间互化。再讲了精藏在肾。现代医学讲的骨髓制造血液,是从物质角度来讲。骨是肾的属地,肾精也要化精为血滋养骨髓。所以,中西医讲的是一样的,角度不一而已。从血液生成角度来讲,肾系统只是血生成的一个地方,物质基础。还需要来自心脏的火热的功能来蒸化,心热先要入肾。心肾同属少阴经同为君火。心相当于皇帝的工作室,肾相当于皇帝的后宫,是休息的地方。5~7点肾经先用功,收拾好房间,期待心火的归来。7~9点心包经禁卫*用功,护卫着皇帝回宫。9点护卫结束,意味着皇帝回到后宫肾水,阴寒的肾水后宫得到火热君皇的配合,阴阳交媾,气血相交产生更多后代,有余的就化为精。所以,9点时,清洁工在工作,除旧;皇帝也在工作,迎新。两套系统同时工作。直到凌晨1点,木气开始升发——植物发芽都在这个时候开始。3点,阳气就完全出来工作了,植物的芽就透出地表来了。皇帝也就开始出来上早朝。再睡下去,也生不了血了。下面接着讲去旧的程序:循环又轮回到1~3的肝经主时。将*开始出动了,将*是打仗的,平时就是用来押解犯人坏人,,战时就没那么温和了:上吐下泻,咳喘喷嚏,大汗淋漓等等诸多明显的“病态”,其实就是肝将*在后面支撑的排除异己杀敌斗争。这些是已经出来的明斗,里面的暗斗就痛苦多了:钻痛刺痛酸痛冷痛热痛,麻胀瘙痒溃疡,不一而足。这还是好的!最惨的是丧权辱国,连反抗的力量都没有:没有一点痛楚,但也没有一点生机活力,这里面还有分级:好的是没有知觉的植物人,最惨的是有自知觉但没办法动,连表达都不能的瘫痪人。生不如死,可是你连死都没法选择。什么苦都得自己忍着憋着,还得眼睁睁看着!看着子孙的孝或者不孝在眼前毫不掩饰了。有一种苦,叫流泪;还有一种苦,就无泪。没人想这样吧?可是偏偏做的就是往这条路上走的事。对照上文身体的信号,你们听懂了没有?我相信大多数人是一辈子都听不懂的。无知者无罪吗?没这么好的事,都攒在那里啊!还有更多的人是在助纣为虐——身体大将*救你的时候你在怎么做?用心的人就会发现,这个顺序是按表里相传的规律传变的。也就是脏腑表里关系。三阴为五脏,三阳为六腑。每两个时辰传一经。人为什么会生病?许多的原因是因为人违背了时间这个古老的法则,所以今天我们来谈一谈时间养生。时间养生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发现了子午流注,它对于中医养生的发展功不可没!流传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现代人真是无福消受,不懂得子午流注的宝贵,以至于生出多少莫名其妙的病症,今天重新提起时间养生,是让我们重新认识子午流注的好处,用好了它,一生妙用无穷!先从子时谈起,子时:23点到1点,这个时候胆经兴旺,人在子时前入睡,胆才能够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就有多清。凡在子时前1至2个小时入睡者,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经常子时前不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特别是胆汁无法正常新陈代谢而变浓结晶,长期如此,结石病症由此而生。许多人不明就里,医院碎石,不懂得早睡这个道理,非常可惜!地道之圆。升降无疾。导致疾病的原理有两方面:1、有形物质基础2、无形功能的运转有形物质基础有两个方面:1、导致疾病的垃圾2、清洗垃圾的水无形功能的运转也是两个:1升2降一:物质基础1、导致疾病的垃圾,主要来自于饮食。肉味厚重属阴,多食肉体内垃圾就多。凡有形之病越吃肉病越重。有时候不是医生不高明处方不好,而是患者吃肉太多。在病理上,成形的垃圾形态有两种:痰湿,淤血。阳化气的原理,浓度较低的垃圾加热了直接就可以化解掉,但是郁结久了坚硬的痰淤就要用专门化解的药物来清理了。这些药物相当于强力清洁剂,效力越强的腐蚀力就越强。针对痰核,较柔和的是陈皮,接着是半夏,再接着就是胆南星。针对淤血,最柔和的是红花、当归、田七、川芎、元胡。化瘀血最厉害的是三菱、莪术,也都是块状茎。两者通常搭配使用,他们就像坦克一样,无坚不摧,用于攻坚战,破碉堡,最难化开的由它俩上,但是破坏性也最大,不可久用。越顽固的淤块,越快不了,只能慢工出细活,药效需要的是粘合附着慢慢渗透。所以,化瘀血痰浊时,通常会选用酸味药。用山楂泡水,再多污垢的茶壶杯子,立即就清清亮亮。最硬的牙齿,吃了酸梅后立马打软。所以,但凡有淤滞,我惯用乌梅、山楂、五味子、山茱萸、陈皮、白芍这几味酸药。效果相当好。特别是在排除宿便这块应验最多最显效。至于化瘀,最好用丸剂,缓慢释放、附着、渗透、分解。2、清洗垃圾的水,就是体内的津液血液。垃圾相当于污物,血液津液相当于水。水越多,清洗就越容易。水越少,清洗就越难。津液血液不足的人,中医叫“阴虚”。这种人很难治,因为无论你怎么用功,都必须在有足够运输载体的基础上才可以实现。补津液的药都是富含汁液的,比如*参、麦冬、天冬、沙参、玉竹、枸杞、熟地、红枣。补水加上锁水,效果就会更好,锁水的是酸味药,比如五味子、山茱萸、乌梅。严格区分,同样补津液,他们还有各自不同的归属特点,比如补肝补肺还是补肾,但人是一体的,补哪里不是最终都会汇合?区分意义不大。津液不足都可以用这些药搭配。补血的药,当归首当其冲。通常把熟地也算入补血药。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些东西本来都不补血,他们只是提供补血所需的养料,原料而已,制造血的才是补血,睡觉才是造血补血的根本。最补血的是早睡觉!即使不吃当归,普通饮食不照样制造了生长需要的血液吗?服用当归不早睡觉,照样补不了血;不服当归,早睡觉,血液依然生成。何轻何重,应该是很明确了。所以,再讲究哪味药补血不补血,谁效果更好,意义就不是太大了。上药三品:“精”“气”“神”——都是人体自己本就具备的功能。让它们正常发挥功能,就是最补的药,最好的药。二:无形功能的运转——也就是气的运转人体气的运转有以下规律:热升凉降。左升右降,前升后降。刚好就形成一个圆圈,这种气的运动就叫圆运动。功能不正常就是气升降的功能不正常。左路叫不升,右路叫不降。有没有升太过呢?有,体现为不降。有没有降太过呢?有,体现为升不及。所以,本质的只有“不升”和“不降”两种。气的升降和功能之间如何关联呢?气就是热能,气走到哪里,能量就走到哪里,那里的功能就发动起来。1、升升的功能位置上,体现在身体左边、前面的功能正常发挥。性质上,升为阳气发散,热、用阳。有病了,多体现为阳气发散不利、功能不足的症状:左边手脚无力、恶寒畏寒精神萎靡、手足冰冷、食欲不振尿多、记忆力下降大便溏泄、皮肤痒、胸闷等等。2、降降的功能位置上,体现在身体右边、后面的功能正常发挥。性质上,降为阳气收敛,凉、藏阳。有病了,多体现为阳气收敛不及、功能太过的症状:右边手脚僵硬、前胸乳腺疾病,发热、大汗、便秘、失眠、多梦、焦虑、烦躁、口苦、咽干、目眩、渴饮等等。治病就是让不升的升,不降的降,圆运动好了,病就好了。治病也就很简单了:画个圈而已。用周圈圈常用的术语叫做:调升降。升左路的药略谈:附子,川乌草乌,细辛、生姜、桂枝、麻*、柴胡、川芎。附子作用于最深层次,相当于圆运动的最低点,对应于肾,少阴系统,骨头内,深寒,陈寒。久病入里,或者大量输液导致急慢性肾功能问题,骨髓病。生附子力道峻猛,用于救急,熟附子用于缓和期的助阳散寒。生附子的钻透力也较熟附子好,所以用于刺痛钻痛的效果比熟附子好;川乌草乌擅长于筋骨关节层面,这些部位的病痛,用川乌草乌效果最好;川乌草乌是特种大队的话,细辛就相当于特种小分队,骨节隙缝的穿透性非常好,穿破陈寒的屏障,打开通道效果非常好。细辛单独力量不够强大,通常都是配合附子川乌草乌来发挥功效。生姜就是基层部队,但是是最重要的基础部队,所有作战都是在基层部队的基础上发挥功效。基层部队的特性就是量大,无所不至,无处不有。所有温阳药在加上相对最大量的生姜基础上,功效都能发挥到最佳状态。附子无姜不热,就是说附子的热性相当于大将*,气势强大,但是必须有兵力配合调用,才可以显示出来,光头司令是作用不大的。将*驾到,前面还需要有小兵开路,走起来就顺畅了。这就是大量生姜搭配附子使用就不会有剧烈排病反应的缘故。圆运动理论推广最大问题就是排病反应的剧烈。加入一味生姜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了。桂枝作用面在皮下,肌肉之间。麻*作用面在皮肤。所以,肌肉酸痛多用桂枝,皮肤痛用麻*。这两味药讲的最多,我就不再多讲了。柴胡是由内脏一路通到肌表的,上述的药可以理解为走外围,柴胡可以理解为走内路。更准确的说,是打通上下。柴胡用药的部位是根部为主,连带手指长的细枝。枝上行,根下潜。所以,柴胡的特性,说升或者说降都不太合适,说调升降,上下通行是最合适的。川芎主要就是走血液血管内。也应该理解为通行,而不需要定性上或者下。肝主藏血,血管有升有降,走肝的药,大多都可以这样定性。厥阴肝木少阳胆木的特征就是寒热并存,上下通行。降右路的药略谈:龙骨、牡蛎、*芩、石膏、知母、百合、杏仁、川贝、厚朴、枳实、大*、芒硝。白芍。龙骨、牡蛎沉重手感冰凉,决定了性质就是下潜重镇的作用。用于神志上亢不清不明太过的状态。*芩和石膏都是从上往下降的,但是*芩类似于干冷,凉而干燥,石膏类似于湿冷,凉而带润。*芩小量取用即可,一般20克内,石膏需要大量,一般10克到上百克都有。*芩的作用迅速,但不持久;石膏的作用较慢,但绵长。知母凉降之性次于石膏,润性强于石膏,用于兼燥的病。百合,合阳明,汁肉肥厚,可以归属于养阴物质基础方,但因为其聚敛下降的作用也很突出,所以,列入降气类。质感清而不腻,收敛而又不会过于滋腻,可以大量使用。五味子收敛之性强,但是本性温,降性不足,所以不宜列入此列。收敛是由外向里收,下降是由上而下。相类似而不同。五味子收敛而不降,就像网一样把木气金气束缚住,所以不宜多用,一般20克内为宜,组合比例中从属为宜。杏仁有甜杏仁苦杏仁之分,甜杏仁因其甘偏于润肺的作用,苦杏仁因其苦偏于降逆下泄肺气。杏仁带有油脂,润降止咳,对比其它止咳药如紫菀、百部,功效比较温和。川贝也降逆止咳,但是补益的作用就大于杏仁,降气之性稍逊杏仁。贝母也有类似于杏仁的甘苦之分。浙贝带苦,降逆止咳之效更强,性凉偏寒。川贝甘为主,润肺之效更佳。性凉。大家发现没有?这些降气之药,多作用于肺。五脏中心肝脾肾皆升,唯有肺独降,对应六经为阳明燥金,阳明病里提纲证就是白虎汤证,君药石膏。所以,如果一个人肺有问题,气的下降就出现很大问题。肺切除的患者,睡眠就非常难办,因为你连降气的工具手段都没有了,用方中你就只能至始至终多加生脉饮帮助下降。在前面讲的补津液的药,其实也是下降的药,但它们是以本身体质沉重之性来降,而不是下降之性。所以,归入补充津液的基础方更合适,而不放入下降方。但是通过组合,入生脉饮,下降的功效还是不错的,轻微的气不降,用生脉饮就有很好的疗效,但是严重的气不降,就必须搭配降气的药了。*芩和石膏两味药基本就足够了,在量上作调整就是。止咳的根源是降气,只要降气就可以止咳,所以,不一定非要用杏仁川贝。让肺气宣的,让肺气不降的,就是肝气,左路上升的最主要的气。根于肾水上达于肺金,沟通上下的作用。作用于肝的就有升药也有降药。前面生姜升肝气,这里厚朴、枳实就是降气作用。降就有重着之性,所以,厚朴为厚厚的一层树皮,枳实为沉重的果实切片。厚朴偏作用于心胸口上段,枳实偏于腹腔一段。通常同时搭配使用。大*的下泄之力,大名鼎鼎了。芒硝也是下泄的,不过,相对而言,大*泄无形之气,芒硝泄有形之实。所以,大*煮久泄力就不足,要泄利,一般后下。芒硝是非常沉重的矿石,遇水即化,所以一般用药汁搅拌冲服。芒硝味咸性寒,借其重坠之性迅速下达肠腑之间,所以,通腑之效一流,五脏之病就所顾不及。肠腑之间有任何淤血痰浊,芒硝都可以快速清除,是其它药所难以比及的。但是,这个时代,肥脂厚腻吃多了,枯燥硬结之病机,还能有几个?慢性病阴虚之体,穷困之地多用。其咸能软坚之性,我理解为咸令局部大量吸水聚集渗透之故。大*、厚朴、枳实、芒硝的组合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承气汤。白芍是和川芎刚好相反相应的一味药。它们都走肝入血,但是川芎走串发散,白芍收敛内聚。川芎的化瘀是辛散之性,白芍的化瘀是酸的软化分解之性。别论:陈皮。干姜。炙甘草。陈皮气清芳香,清气上行,头脑精神为之一振。但是服用后放屁多多,就说明下通腑气的作用也很强。所以,我将陈皮定义为调升降之药,不在纯升或者纯降之列。左升右降的中间,还有一个轴心,那个轴心也在转,只不过位置不变,定在那里转,相当于自转。外圈的升降相当于公转。上与下,左与右,里与外,前与后的气交流都要通过这个轴心来转。轴心自己只是一个传力、通道的作用而已。所以不需要发力,只需要保证通道通畅即可。通畅用门户来形容就叫开,开的力量来自于热,寒凉则合。所以,只需要保证够热就可以。干姜就是起这个作用的。生姜嫩,牛气冲天,老了就圆滑了,锐气收藏起来,不走动了。老姜就是守得最好的。用老姜做成的干姜就更加固守了。它的效力一般维持在脾胃中焦这个圈里。姜的火力猛,但是不持久。为了让这个力量缓和持久的作用,就需要炙甘草的作用来搭配。干姜是火,炙甘草就是土块,把火的热量藏起来持久保温。生甘草收藏补益之力不如炙甘草。生甘草偏凉,降气清火。干姜就像热汤,炙甘草就像汤面上的油,陈皮就像放在汤中的那一撮葱花。整个搭配就非常美妙了:有热,又能持久,还不油腻。别论:五味子、山茱萸、砂仁。五味子收敛上半部从上往下收,山茱萸收敛下半部从上往下聚。刚好相对称,上收下引。砂仁作用于中焦脾胃,把外散的气向脾胃收敛。这三味药就像三个金钟罩,护住了一气在规定范围内周流不息。收太紧就会影响气的运转,所以一般作为辅助药,用量比例较低。特殊药组:附子+石膏附子+大*寒热不调升降不周的病机,严重时会表现为:上半身如处冰窖,下半身如陷火窑,或者相反。或者表现为左右的区别。这时候就可以加大圆运动的周转力度,用大热大寒之药搭配:附子+石膏。如果是久病,垃圾堆积严重,几天一次大便的,可以改用附子+大*。加石膏是调气,加大*是通过泄有形垃圾调无形之气。因为这组药的强力,所以中效即止。寒热调平,上下左右寒热平均了,排出污秽之便了,就要立即停用这对组药。每个人对药物的体会都有不同,大方向都一样,但具体细节都有自己的特色。以上的也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仅仅是大家可以借鉴的一个说法而已,仅供参考。气升不及的病,表现为“寒”和“功能不足”,则用升药;气降不及的病,表现为“热”和“功能太过”,则用降药。在判断好疾病的性质之后,再考虑物质基础问题,相应的选择药物,一个处方就出来了。上文所列的药物只是一小部分,不过,就已经足以解决大部分的疾病了。再怎么增加药物,只不过是细节的再精确而已,大同小异,大方向脱不了这个圈圈。右路就是左路上升的障碍,右路降了,左路上升也通畅了,就像睡一个好觉,第二天精神会更好。圆运动,左右两边都是一样的。可以想象圆圈为一条绕成环形的水管,左升右降,力量没有区别,升的同时也在降,降的同时也在升。升是动力,降是阻力,没有谁更重要的区别,同等重要。同时用工。所以,有时候不降可以用助升左路的方法,不升可以用助降右路的方法。都是可以的。减阻力和加动力是同样的效果。按一气周流的原理,不管是用以升左路为主的小柴胡加姜附汤(增强动力),还是用以降右路为主的生脉熟地枸杞饮(减轻阻力),本质都一样,都是为了加快一气循环周流的速度。一气周流的原理太妙了,所以对于元气太虚的患者,如果用升左路的方法元气反而经不起消耗,得不尝失,就可以考虑用降右的方法,使其聚集一身元气,降极而升。正治行不通,可以用反治,这就是一气周流的灵活之处。所以,中医真的可以很简单!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普通患者完全可以自助式的解决自身的问题。稍有一点不舒服,患者自己最先察觉到,这时用药,因为病轻,会很容易就见效!小病自己解决,大病找医生,这是多么好的意境啊!具体用药时间,根据天道即可:春夏气升,秋冬气降;白天气升,下午晚上气降。白天就是春夏,晚上就是秋冬。用药法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助阳发散,升发助阳之药白天服用;秋冬助阳收敛,下降敛阳之药晚上服用。养阴的意思,是帮助阳气的收藏。影响人的因素有:天、地、人。天道指日升日落,非人力可变;地指生活工作居住环境的改变,非药力范围,但是其中的寒热是可以调整的,比如夏天不要用空调或者采取防护措施,冬天不要开太高的暖气,10~15度为宜。以及避风。这些是养生问题。所以,真正影响我们自身变化最大最多的是人自己。主动性最大的也是人。服药的时机借助“天”的力量,“地”的因素不变,相对“人”就是二比一的优势了。所以,公式化的早扶阳晚养阴,就足以应对绝大部分的疾病。傻瓜式操作。人体的变化再多再大,最终要回归到天道来——多重的病,你还是得向着白天醒,晚上睡这个规律靠拢。所以,即使不能精细辨证人体的诸多变化而调整用药,也无妨,你就按照天道的规律来就是。中国文化智慧的巅峰代表《周易》有三个基本规律:简易、不易、变易。中医亦如是。作为普通患者,仅为了解决自己的轻微小毛病,用简易和不易就已经足够。作为专业的人士,变多了,有时候会迷失,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迷失了,但愿我的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重归简易和不易。逮着简易说简单不足以应对临床需要。逮着变易说变化那么复杂抓不住根本。于是这些人就成为了永远都是正确的周易“大师”——“不易大师”根据气的圆运动原理,创立一方:小太极-降右方生甘草50g石膏40g生姜30g生姜升左路,石膏降右路,生甘草补物质基础养阴,兼调和升降之性不至于太过,使作用缓和持续。3为木数主升发,4为金数主下降,5为土数主调和。此方降右路为主,有生姜便不至于伤正。右路不降积热太甚,可以加重石膏:90克或者用量取胜:石膏最高可以加到克.加减:哮喘咳嗽加川贝或者杏仁阴虚物质基础不足加*参阳虚动力不足加*芪适用于:1、难以接受排病反应的患者;2、对中医信心不大者3、为避免输液带来更大伤害,至少这个方子可以快速缓解症状,取效后改为扶阳补救调养4、提供一种思路,可以作为固定组合搭配,在降右路力量不足时可以选择这个组合。5、吃火锅上火,或者熬夜上火,紧急情况深夜不便咨询医生又难以买到药,平时先备用此方,一时应急可用。症状还不缓解,送医院急诊为宜。6、此方及其廉价所以,此方是为方便之术,不是最好的方。不要苛求疗效。具体情况,辩证施治为宜。是组方的一个思路而已,不是全部。一阴一阳谓之道。既有降右方,当有升左方。故再立一方以示规则:上方命名为:小太极-降右方下方命名为:小太极-升左方生姜80g生甘草50g石膏40g只是一位生姜剂量变化,3、8同为木数,但量级不一,整个处方就变了:由右降变为左升。示以规范,希望大家临证多多变化以应万变。左路不升,寒气太重,阴水不虚,物质基础足够的,可以加生姜最高至克。此方适应于左路不升之病证。也叫虚寒诸证。以攻邪为主,非补益之方。虚寒可用,纯阳虚不宜。小太极两方皆为调升降所设,补能量另有所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