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方剂中的七方十剂指的是什么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好专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中医治病,掌握了理、法、方、药的基本原则,毫无疑义,方剂是其中重要部分之一。

方剂这名称,在古代分做七方和十剂,---公元前二世纪内经上有大、小、奇、偶、缓、急、复七方的组织和使用方法,第六世纪北齐徐之才有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剂的药物分类法。如果综合来说,中医方剂是在一定的理、法上把药物适当地组合起来,具有调剂的意义。由于历代医家对疾病的认识逐步提高,新的药物也逐渐发现,从而方剂的组成愈趋繁多复难,单就数字而言,自后汉伤寒论方起,历唐而宋而元以至明朝的普济方已积有方之多。这种伟大的成就,反映了中国医学是跟着历史不断发展的。有人认为不必钻研时方,显然是不够全面的,尤其目前要整理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不应当而且不允许再有保守思想存在。

研究前人方剂,主要是看其药物的配伍方法,例如:桂枝和白芍是桂枝汤用于调和营术的,但好多场合不宜白芍配入的,也有宜于白芍而必须重用的;其次看其用量,例如:小承气汤和厚朴倍于大黄,目的便在理气;再次,如剂型和禁忌等等,都蕴藏着极其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将使药物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前人方剂是与理论相结合的,由理论来指导实践,才能产生多种多样的有效治疗,这是不可忽视一环。很明显,近来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肾炎等,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实际上都是善于运用前人的方剂,并不是我们凭空创造的。这关键就在同一理论基础上辨别症状,再综合前人的经验进行医治。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理论,不能把方剂孤立起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