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策封面新闻记者周洪攀姚茂强
进入冬季,陈菡把工作重心放在森林防火,反诈骗宣传及返乡人员排查上。
陈菡是四医院的药师,而她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大康镇戴天山村的第一书记。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拉近了与村民之间的距离,同时,她又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把当地的中药材卖出大山,帮助村民增收。
初次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我给生病村民开药方”
12月10日,陈菡带着小本走村入户,对当地群众进行防火宣传。“陈书记,又来了,快进屋坐。”每到一户人家,村民们就会对她亲切的招呼。
“我和村民的关系可好了,其实我最希望他们称我为闺女。”陈菡说,她是今年6月份到的大康镇戴天山村,担任第一书记。说起刚到村里时,“脑壳很懵,根本不知道要做些啥。”
戴天山村位于江油市大康镇西北方向,其中6组就在吴家后山。当地有成片的辛夷花海以及村民种植的天麻等名贵中药材,但因道路的制约,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帮助老百姓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成了当前戴天山村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陈菡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走遍了戴天山村的每一个村组,认识了每一户老百姓。“如何与老百姓打成一片,了解当地群众的所急、所需,是我考虑的第一个问题。”陈菡说,她在走访中了解到,当地一个村民金兴武因意外触碰高压线,造成手臂大面积电击伤。因家中父母年迈,没人送他就医,已经严重感染,危及生命。“医院的医疗团队和救护车。”医院治疗,考虑到金兴武父母年迈没人照顾,陈菡又联系上他远在新疆打工的哥哥来院照顾他。医院领导、科室主任沟通,以及与民政部门协调。为金兴武提供临时救助,为其解决医疗费用余元。
“医院来的,遇到头痛脑热的,就来找我。”陈菡说,和当地群众熟悉后,一些人生病了,就过来找她开一些小处方,再到药店去买药。“我用专业知识拉近了与村民间的距离,也为我后期的工作提供了帮助。”
中药材遭遇药贩压价“我找同学拓展销售渠道”
陈菡说,当地属丘陵地带,独特的地理环境适合中药材的种植,当地群众把中药材种植作为谋生的一种手段。“由于老百姓是个体种植,时常会遇到药贩压价。”陈菡说,比如天麻收获时,药贩给20元一斤。“如果通过统一销售,价格可以达到元左右。”
陈菡就找自己开中药厂的同学,将老百姓种植的天麻进行统一销售,仅通过渠道销售,就增加了村民们的收入。
今年10月,陈菡组织村两委干部一同到绵阳市安州区高川乡天池村参观学习种植黄连,再结合村上种植中药材情况和群众发展需求,大胆创新谋新出路,积极争取乡村振兴衔接项目—修建中药材加工烘干房,增加药材的附加值。
项目建成后,可对村上种植的厚朴、天麻、黄连、杜仲等十余种中药材进行精深加工,年加工量可达余吨,惠及农户余户。“这样不仅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也壮大村集体经济。”
对当地道路进行修整“打好乡村旅游这张牌”
吴家后山有成片的辛夷花海,每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就有不少的游客到吴家后山观光旅游。
“道路一直是困扰当地发展的难题。”陈菡说,她们准备对进山的道路进行扩宽,修建错车车道,沿途增加厕所,解决游客方便难题,提升服务质量。“游客来了,乡村旅游才能真正兴起。”
对于戴天山村的乡村旅游规划,陈菡说,她们准备在景区内开办一些小型农家乐,让来游玩的游客到了吴家后山,有耍的、有吃的,还有休闲的好去处。同时,通过招商引资,招专业公司对当地哈哈洞漂流进行打造,吸引更到的游客到吴家后山观光旅游。“我们打好乡村旅游这张牌,为当地群众多一条增收路子。”陈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