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李东垣的组方用药,体现了衰其大半而止 [复制链接]

1#

广荗溃坚汤,出自《兰室秘藏》。本方具有温中消胀化积,行气活血的功效。可用于痞积、胀痛较甚的实证治疗。主治中满腹胀,内有积聚,坚硬如石,其形如盘,令人不能坐卧,大小便涩滞,上喘气促,面色萎*,通身虚肿。这里有广茂这个名字,也许有些人不太了解,广茂为姜科植物莪术的根茎,在方剂中常与三棱配伍。主治心腹胀痛,癥瘕,积聚,宿食不消,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本草通玄》认为其专走肝家,破积聚恶血,疏痰食作痛。

本方证属于中医症瘕,积聚的范畴,积聚是积病与聚病的合称。《难经·五十五难》说:“病有积有聚,何以别之?然。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藏所生,聚者六府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积为脏病,聚为腑病,积聚与症瘕痃癖等证相类似。《圣济总录·积聚门》:“症瘕癖结者,积聚之异名也,症状不一,原其病本大略相似”。

《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痞源流》说:“痞癖见于胸膈间,是上焦之病;痃积聚滞见于腹内,是中焦之病;症瘕见于脐下,是下焦之病”。腹内结块、伴有胀痛为主要特征的病症。又称癖块、痃癖、痞块。一般积为脏病,属血分,病程长,病情重,且腹块有形,痛有定处。聚为腑病,属气分,病程短,病情轻,腹中结块无形,时聚时散,痛无定处。积聚的成因多由情志不舒,饮食所伤,寒邪外袭,起居失宜,以及病后体虚,或各种疾病经久不愈,导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脾失健运,食滞痰阻而引起。故其病机主要在气滞而导致血瘀内结,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脾。

本病虚实夹杂,盛衰缓急之机,丝毫不可大意,人体组织器官,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乘侮胜复之数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补可以扶正,但妄补也可助邪,其病初起阶段,邪气奋作之际,宜化邪,切忌补虚,在病沉重阶段,正邪交争,宜化扶皆施,以化为主,以邪退即止,正如《内经》所说:“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治人如治国,用药如用兵。故积聚初期以实为主,治以攻邪为主,兼以扶正;后期多为虚中挟实,治当以扶正为主,兼以攻邪。《景岳全书积聚》对攻补法的应用作了很好的概括:“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

李东垣在《兰室秘藏·中满腹胀门》中对本方说明:广茂、红花、升麻、吴茱萸各二分,生甘草、柴胡、泽泻、神曲、青皮、陈皮各三分,厚朴、*芩、*连、益智仁、草豆蔻仁、当归尾各五分,半夏七分。若渴,加葛根四分。上剉如麻豆大(也就是现在的切片),水二大盏煎至一大盏,食远稍热服,忌食酒、醋、湿面。服二服之后,中满减半止,有积不消,再服后药。这里所说的后药,也就是半夏厚朴汤。本证由于寒凝气滞,瘀血痰阻所致,故用益智仁、草豆蔻仁、吴茱萸、半夏温中化痰,广荗(莪术)、红花、当归梢活血化瘀,*芩、*连、生甘草清解郁热,升麻、柴胡升清,泽泻利湿,神曲、青皮、陈皮、厚朴行气除满。

为了让大家明白,现把半夏厚朴汤也列出来。其组成为红花5厘,苏木5厘,吴茱萸1分,干生姜1分,*连1分,木香2分,青皮2分,肉桂3分,苍术3分,白茯苓3分,泽泻3分,柴胡3分,陈皮3分,生*芩3分,草豆蔻仁3分,生甘草3分,京三棱4分,当归梢4分,猪苓4分,升麻4分,神曲6分,厚朴8分,半夏1钱,桃仁7个,昆布少许。渴,加葛根3分。服广茂溃坚汤二服之后,中满减半,只有积不消,再服此药。此药两服之后,前症又减一半,即于前药中,加减服之。

总之,聚证以气机阻滞为主,病在气分,属腑,病情较轻,治以理气解郁为主,积证以淤血凝滞为主,病在血分,属脏,病情较重,治以化瘀消滞为原则,根据正邪虚实的关系,根据病情的变化,分不同的阶段,以化瘀理气,软坚散结为主,根据患者的病情辅以扶正之法,李东垣的组方用药正体现了这些原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