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有没有出现抢购?
就拿俄罗斯到底有没有出现抢购来说,现在可以知道有这样的情景存在,但是可以导致怎样的结论,可以再多看看,再等一等。
我的同事从莫斯科发回报道,说虽然西方媒体报道,因为卢布贬值,超市出现空架,但是他们从现场所见,一切正常,有些货品还有季节打折,因此他们得出结论,俄罗斯目前物价稳定。 镜头所见,超市里面人并不算多,货架满满的,确实毫无异样。 而打开外国驻当地媒体的报道,确实在一篇报道中看到了空空如也的超市货架照片。说,人们主要是担心未来会出现通胀,所以急于囤积物品,避免让手里的现金越来越不值钱。不过的用词非常谨慎,只说至少有一家超市出现了被抢购一空的情况。 即便人在新闻一线,但是所见有限,因此用一家甚至几家超市的满架来说明整体物价稳定,是不科学和不客观的。至于用一家超市的空架来得出人心惶惶的结论,显然也不足够,但是和前者相比,至少发现了非常态的状况开始出现,而对新闻报道来说,报道非常态正是新闻意义所在。 那么,到底卢布汇率大幅波动贬值,有没有造成抢购局面?从理论上来讲,普通民众抗通胀的办法不多,但是有一点,那就是必须把现金从银行拿出,要不购买可以保值的货品,或者购买足够多的生活必需品,再有,就是转换成坚挺的外币。 这样的情景在中国曾经出现过。1988年,放开价格管制,取消价格双轨制,实行 价格闯关 ,中国各大城市就出现过 抢购潮 。银行商店里面到处都是人流,人们从银行取出存款,开始抢购冰箱,彩电,洗衣机,自行车,照相机,呢大衣和布料,甚至油盐酱醋和卫生纸。 其实只要上一下社交站,可以看到俄罗斯友贴出来的各种照片:民众赶在商店关门前排队买电器,包括当地华人在那里晒买来的一大堆奢侈品,从名表到名牌包。而不少商家开始发布公告,宜家家具宣布,因为跟不上需求,不再出售厨房家具;卡地亚关门半天,为的是调整价格,有些比之前贵了一半;苹果关闭了上商店;就连麦当劳也提升了价格。 这其实很正常,这些进口商品,由于用美元或者欧元结汇,卢布下跌,自然首当其冲,而普通民众自然也很精明,趁着涨价前先下手为强,当是捡到了便宜货。 对于赚外币在当地消费的人来说,自己的收入变相增加,对于那些用外币进货和投资,然后赚卢布的人和企业来说,这变成了噩耗。有中国媒体报道当地的华商叫苦连连,就连中国外管局的官员也提醒中国企业,合理使用金融工具,合理避险。市场抢购潮会对通胀造成怎样的影响,卢布汇率波动,会对通胀造成怎样的结果,数据通常比较滞后,所以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对于媒体来说,自然不能用个例来推导成结论,但是对于受众来说,通过媒体了解各种信息,确实能够帮助自己做大致的判断,信息越多,对于自己越有帮助。 就拿俄罗斯到底有没有出现抢购来说,现在可以知道有这样的情景存在,但是可以导致怎样的结论,可以再多看看,再等一等。 (闾丘露薇 凤凰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