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8月19日讯近期,武汉迎来一段“倒*梅”天气:出梅之后经历晴热高温天气,接着又转入长期阴雨。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一周武汉仍有降雨。
医院中医科主任孙勤国分析,在最近这种气温高、湿度大、气压低的气候条件下,人体的舒适感比较差,一些慢性疾病患者更容易旧病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对普通市民来说,这种季节阳气盛、湿气重,外部环境呈现出“暑邪”和“湿邪”并存且相互夹杂的特点,日常生活要多注意,做好自身保健。
1.及时开窗
倒*梅天雨水涟涟,经常感觉到处湿漉漉。在阴雨天气时,要注意关闭门窗,等到天晴后及时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以祛除湿气。
如果条件允许,可使用抽湿机或在墙角放置干燥剂,保持室内湿度适中。
2.随身带伞
外出时随身带把伞,以防淋雨;出游时,不要坐在阴冷潮湿的地方。
3.抽空晾晒
衣服、被褥很容易受潮发霉,细雨暂停、阳光重现时,要抓紧晾晒,有条件可烘干;小物件可以用电吹风进行干燥,可减少病菌,减少生病。
4.家中驱虫
“倒*梅”天气里容易滋生苍蝇、蚊子及各种小虫,可以到中药店买点苍术、白芷、艾叶、野菊花之类的中药,回来做成烟熏剂,有效驱虫、防虫。
5.多吃热菜
高温高湿环境下,食物容易变质,炒菜时要烧熟、烧透,每餐尽量不剩菜;吃不完的菜要及时冷藏,避免变质;冷藏的食物重新烹调时,也要烧熟、烧透。
少吃凉菜、少吃冷饮;同时要注意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
6.喝点薏米红豆粥
梅雨天“重浊”,容易感觉困倦、乏力、食欲不振,中医认为这是湿重困脾导致脾虚。饮食上可多吃些健脾化湿的食物,如健脾的百合、山药、白扁豆、大枣、薏仁、玉米等;化湿的荠菜、马齿苋、冬瓜、葫芦、鲫鱼等。
薏米红豆粥是这个时段的首选药膳,也可以在里面加少量茯苓粉。
7.备点健脾药物
平时体虚者,必要时可服用健脾化湿药物,如藿香正气水、保和丸等。
8.泡杯普洱茶
茶饮也可祛湿,可适量喝些发酵茶,如苦丁、普洱等;也可以用金银花、甘草、菊花等泡茶喝,有清热解火利湿的功效。
如想在茶中加些化湿的中药,可以选择藿香、佩兰、苍术、砂仁、豆蔻、泽泻、猪苓、厚朴、通草、车前子等。
9.尝试中医理疗
脾虚会导致食欲减退、精神倦怠、全身乏力、舌苔白腻或*腻等情况;湿邪阻滞关节肌肉,又可能令人气血不畅、关节疼痛。不妨试试刮痧、走罐、艾灸、针灸等中医理疗手段,帮助健脾祛湿。
(长江日报记者王春岚通讯员江泓颖陈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