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胃痛又称胃脘痛,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痛苦为主症的病征,可呈连接性,也可阵发性爆发,常伴见脘闷、纳呆、嗳气、大便不调等。在诊疗上,凭借病征呈现差别,医家师承及地区处境的不同,胃痛的诊疗也有很大差别。施今墨师长素有擅治脾胃病之名,对胃痛的辨治很有建立,昔日推送选验案二则,并先容施师之论治阅历,给诸君读者朋侪供应进修参考。
施今墨验案时男,五十二岁。
胃脘痛十年之久,时发时止,饮食平衡或遇凉或饥饿则爆发,得食稍缓。通常喜热饮,经市立三院反省,诊断为消化性溃疡。三日前,失慎于食,又复感寒,以至诱发旧疾,脘痛不停止,嗳气屡次,泛酸,有意食后欲呕,喧闹不适,热敷减弱,但不能止,影响寝息,身倦少力,大便微溏,舌苔薄白,脉沉细。
干姜炭钱半,高良姜钱半,制附片二钱,砂仁、白蔻仁各钱,白檀香钱半,赭石四钱,旋覆花二钱,姜厚朴钱半,刀豆子四钱,野白术三钱,米*参三钱,炙甘草钱。
图:高良姜
二诊,服药五剂,一周未发痛苦,食量稍增,但有意仍觉胃脘不适,大便日一次,原方加量。
制附片三钱,米*参四钱,茯苓块三钱,干姜炭钱半,砂仁钱,赭石四钱,旋覆花二钱,高良姜钱半,白蔻仁钱,野白术三钱,广陈皮炭二钱,川厚朴钱半,炙甘草钱半。
另:丁香、檀香各六分,研极细粉,分二次冲服。
按:胃脘痛每与饮食平衡或遇冷或饥饿时爆发,得食而缓,为中焦虚寒之证,兼大便微溏,身倦少力,脉沉细,故以附子理中丸加减,因就治时食后欲呕,嗳气屡次,故合旋覆代赭汤降逆气。
王男,四十岁。
胃脘痛苦半年余,屡愈屡发,断续不只,痛甚时掣及腰部,进食后稍感安逸,二三小时后痛又爆发。寝食不安,大便燥结色黑,三四日一次,腹胀而有矢气。前曾在市立三院反省,诊断为消化性溃疡,舌苔*垢,脉弦数。
杭白芍五钱,火麻仁五钱,炒枳壳二钱,莱菔子二钱,香附三钱,桃仁、杏仁各三钱,细丹参五钱,川厚朴钱半,炙甘草二钱。
二诊,服药六剂,胃脘痛见轻,食欲渐增,大便仍结,一二日一行,带有黑色,舌苔仍垢。
杭白芍四钱,炙甘草三钱,炒白术三钱,炒枳壳钱半,茯苓三钱,晚蚕沙三钱,炒皂角子二钱,川厚朴钱半,佩兰叶三钱,火麻仁五钱,米丹参五钱。
三诊,服八剂,此间只痛一次,食欲转佳,大便已畅,日行一次,色*,有意仍感脘腹胀闷不适,拟方便服。
野*参三钱,沉香二钱,砂仁钱,野白术三钱,半夏曲二钱,白蔻仁钱,茯苓三钱,广陈皮炭二钱,香附三钱,川厚朴钱半,炒枳壳钱半,火麻仁四钱,炙甘草二钱。
图:甘草
按:胃脘痛屡次爆发,而大便燥结数日一行,腹胀,脉弦数,经云腑以通为用,故先以麻子仁丸通腑理气,二诊虽有小效,但大便仍结,继承加大通腑力度,三诊,病症均有好转,大便已畅达,以六正人合麻子仁丸加减继承疗养。
施今墨辨治胃病施今墨师长素有擅治脾胃病的医名,对胃痛的辨治很有建立。在辨证上,重视四诊合参,并连合西医对疾病的了解,加强对疾病的诊断和定位,在诊疗上又凭借中医证型谨遵病机,尽力方证投合。如在久病消化性溃疡的诊疗中,立法用药不但重视中焦脾胃,还凭借病情重视于肾;对饥饱反常、劳役太甚致使的胃脘痛,重视寒热底细的病机,对寒者以附子理中汤、二姜丸等温散寒邪,并合旋覆代赭汤降逆止痛,显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想法。施氏在胃痛的诊疗中,不离“寒宜温,热宜清,实宜消,痛宜通”之大法。溃疡病易见寒象,罕用丹方如良附丸、姜附汤、理中汤之类,惯用方剂有荜茇、吴茱萸、刀豆子、附子、肉桂、蜀椒、荜澄茄、草豆蔻、干姜等;若胃中有实热,罕用丹方如三*石膏汤、龙胆泻肝汤、三*泻心汤之类,惯用方剂有栀子、知母、生石膏、龙胆、*芩、*连等;久病者多虚,罕用丹方如四正人汤、参苓白术散之类,惯用方剂有参、芪、山药、莲肉、白藊豆、芡实、薏苡仁、生谷芽等;饮食不节者,罕用丹方如保和丸、木香槟榔丸类,惯用方剂有枳实、枳壳、槟榔、神曲、鸡内金、厚朴、陈皮、山查、炒麦芽等;“不公例痛”,通有通气、通血之别,亦有寒通、温通之分,胃脘痛治宜温通,罕用丹方是浩气天香散、沉香起落汤、九气拈痛散、手拈散等,气分方剂有伽南香、檀香、藿香、丁香、香附、乌药、陈皮、厚朴、砂仁、豆蔻等。血分方剂有乳香、没药、延胡索、丹参、五灵脂、三棱、莪术、三七、红花、桃仁、蒲*等。
上台书本
本书以人为纲,收录了京师四台甫医的临床阅历,以医家在临床上专长的医案、医话、医论为主,尤为是显示燕京医学特征的典范医案,整治汇编他们临床的罕用治法。
中医私塾购书链接——
摄生正路
版权阐明
本文选自《京师四众人医案选注》,华夏中医药出书社出书,由耿嘉玮李冬梅◎主编,最后诠释权归原做家一齐。图片为出书社在摄图网所购版权图片,请勿盗图。
贸易协做或投稿:cpt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