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伤寒精简伤寒论整理归纳背诵版
TUhjnbcbe - 2022/7/22 19:01:00
全国白癜风医学高峰论坛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太阳病辩证概要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烧,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烧,或未发烧,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本证

4.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觉,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烧,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5.太阳病,头痛,发烧,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6.太阳病,发烧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7.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8.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9.喘家,做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1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只,其人恶风,小便难,手脚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11.太阳病,下以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12.发汗后,身痛苦,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烧,身疼腰痛,骨节痛苦,恶风无汗而喘者,麻*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15.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16.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17.太阳中风,脉浮紧,恶寒发烧,身痛苦,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幽微,汗出恶风者,不行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18.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19.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烧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20.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烧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2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许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2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23.中风发烧,六七日不解而烦,有内外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水逆,五苓散主之。

24.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25.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领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太阳病变证

2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27.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28.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只,身痛苦者,急当救里;后身痛苦,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29.发汗后,水药不得进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只。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30.发汗后,不行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杏仁甘草石膏汤。

31.下后,不行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杏子甘草石膏汤。

32.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只,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芩*连汤主之。

33.发汗过量,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34.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加倍桂二两也。

3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欲做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36.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37.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38.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39.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只,心下痞硬,内外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40.下以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肃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41.太阳发病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烧,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42.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43.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44.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45.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46.小结胸病,正在意下,按之则痛,脉佻薄者,小陷胸汤主之。

47.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做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48.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合拢浮者,大**连泻心汤主之。

49.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50.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烧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烧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51.伤寒汗出,解以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52.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

53.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吐逆者,*连汤主之。

阳明病辩证概要

54.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55.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56.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阳明病本证

57.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烧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烦躁怵惕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浮泛,客套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脉浮发烧,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58.伤寒脉佻薄,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59.三阳合病,腹混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兄弟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60.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内外俱热,常常恶风,大渴,舌上枯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61.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挥发烧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62.腹满不减,减不够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63.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64.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65.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阳明病变证

66.伤寒七八日,身*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67.伤寒身热发*,栀子柏皮汤主之。

68.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麻*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少阳病辩证概要

69.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眼花也。

少阳病本证

70.伤寒五六日中风,往还寒热,胸胁苦满,寡言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心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71.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浩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还寒热,休做偶尔,寡言不欲饮食。藏府贯串,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72.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症就是,无须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烧汗出而解。

73.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74.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胎白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少阳病兼变证

75.伤寒六七日,发烧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76.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只,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77.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还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78.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行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79.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芩汤:若呕者,*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太阴病辩证概要

80.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益处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病本证

81.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82.伤寒发汗已,身目为*,因此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认为不行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少阴病辩证概要

83.少阴之为病,脉藐小,但欲寐也。

84.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下列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少阴病本证

85.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兄弟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86.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只,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87.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手脚繁重痛苦,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方便,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88.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庸,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89.少阴病,形体痛,兄弟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90.少阴病,图例,兄弟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90.少阴病,下简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91.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只,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92.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连阿胶汤主之。

93.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猪苓汤主之。

94.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少阴病兼变证

95.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烧,脉沉者,麻*细辛附子汤主之。

96.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厥阴病辩证概要

97.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只。

厥阴病本证

98.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进口即吐,干姜*芩*连人参汤主之。

99.兄弟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干吐逆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辨厥逆证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兄弟逆冷者是也。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转载说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做家整个,若有侵权请与咱们联络清除!)

更多独家的中医秘术,扫描保管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伤寒精简伤寒论整理归纳背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