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方由麻*、艾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组成,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适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症,是一首发汗祛痰方。
笔者宗其“温肺化饮”之旨,用于其他疾病,也获显效,介绍几则,供同道教证。
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谷某,女,38岁。患者自汗3年,不分寒暑,汗出即湿衣,且于活动及进餐时尤甚,曾在某院治疗,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迭经益气固表、温阳补气之剂罔效,求余诊治。
察患者汗出清冷,汗出如珠,自觉背部畏寒,似有一桶冷水浇着,伴头晕乏力,心悸气短,舌淡苔白滑,脉沉细。饮邪阻肺,宣发失常,营卫失调,汗孔开合失司,故见是证,当以散寒宣肺,调和营卫为治。
方用小青龙汤化裁,药取麻*、细辛、干姜各5克,五味子、桂枝、半夏、浮小麦、白芍、羌活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下同)。
患者服药5剂后自觉背部寒冷感减轻,自汗减少,精神转佳。续服5剂,诸证若失,后以*芪口服液益气固表而善后。本证乃寒邪外感于肌表,饮邪内停于肺,肺失宣发,汗孔开合失常所为。小青龙汤可温肺化饮,温阳散寒,调和营卫治其本,加浮小麦收敛止汗治其标,羌活疏风散寒,助诸药解表散寒之力。诸药合用,外散风寒,内化水饮,营卫和调,故自汗止。
急性胃肠炎
李某,男,32岁。患者自诉一周前偶感风寒后,即现发热恶寒,咳嗽,痰色清稀白粘,鼻流清涕,曾在某院求治,诊断为“感冒”,予疏风散寒解表之剂口服,诸症虽减,但腹泻频作,泻下清稀,腹部隐痛,手足不温,食欲不振。察患者舌淡苔白滑,脉沉滑。脉症合参,此乃寒邪犯肺,留滞不去,下迫大肠,传导失常所为,当以疏风散寒,通调水道为治。
方用小青龙汤化裁,药取麻*、细辛、炙甘草、桂枝、干姜各5克,五味子、白芍、半夏、车前子各10克,白术、茯苓各15克。患者服药2剂后腹痛消失,腹泻减轻,食欲增进,继服2剂,诸症悉除。
肺为水之上源,风寒袭肺,宣降失常,通调失司,水液不能下输膀胱,流注肠道而发为泄泻。小青龙汤温肺散寒,使肺气宣畅,水道通调,水液下走膀胱,大肠传导正常。又加茯苓、车前子、白术等利水渗湿以助其功,故感冒愈而腹泻止。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叶某,女,45岁。患者双下肢水肿两年,伴畏寒,肢冷,心悸,头昏,食欲减退,胃脘胀满,夜寐不宁,小便短少,大便溏薄。
曾在某院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予中西药物治疗年余,诸证仍作。察患者舌淡苔白滑,脉沉细迟。此乃风寒外束,水饮内停之症,当以温肺散寒,健脾除湿为治,方用小青龙汤化裁,药取白芍、五味子、法夏各10克,麻*、细辛、甘草、干姜各5克,桂枝、泽泻、白术各20克。患者服药7剂净后,水肿减轻,尿量增多,食欲增进,胃脘胀满感消失。药即对症,效不更方,续进7剂,水肿消失,诸症悉除,心率上升至68次每分。乃改汤作丸,续服6月。随访一年,患者病情稳定。
肺主宣发,通调水道。风寒外袭,肺气失宣,水道通调失常,水饮风停,故见是症。小青龙汤温肺散寒,通调水道;倍桂枝,温通心阳,化气利湿,增加心脏收缩力;加泽泻、白术,健脾利湿。诸药合用,温心阳,暖脾阳,理肺气,调水道,故水肿消失而心率上升。
老慢支
张某,女,78岁。因“咳嗽十年,加剧一周”来就诊。患者自述十年来反复咳嗽、气促,医院诊治,确诊为“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此次因园田劳作,汗出受风,致使咳嗽、气促又作。曾先后使用抗炎、止咳、平喘等药物静脉点滴、口服治疗7天,诸证仍见。查患者咳嗽,咳嗽痰稀色白,倾刻盈杯盈碗,气促,动则尤甚。舌红苔薄白,脉细滑。双肺听诊可闻及湿啰音、哮鸣音。
X线胸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血常规:正常范围。肺功能测定:肺活量、肺通气量下降,功能残气量与残气容积增加。此乃风寒外袭,肺气不利之症。当以疏风散寒,温肺化饮,止咳平喘,方用小青龙汤化裁,药取麻*、白芥子、炮干姜、炙甘草、细辛各5克,五味子、桂枝、法夏、白芍、紫苏子、莱菔子、杏仁、厚朴、茯苓、*参各10克。患者服药后3剂后咳嗽、气促减轻,咳痰明显减少。上方续进5剂,诸症消失。后以参芪五味子片每日2次,每次4粒口服巩固疗效。随访半年,再见复作。
本病例素有宿疾,又因外感而诱发。风寒袭肺,肺气不利,宣降失常,故咳嗽痰稀而白。肺气上逆,故咳嗽而气促,舌脉亦为风寒袭肺之兆。小青龙汤(麻*、炮干姜、炙甘草、细辛、五味子、桂枝、法夏、白芍)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止咳平喘,三子养亲汤(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温肺化痰,止咳平喘,杏仁、厚朴、茯苓宣畅三焦气机,*参补肺益气。肺气得补,温煦体表以卫外,三焦气机畅利,肺气得以肃降,故咳嗽可平,气促可止。参芪五味子片(五味子、*参、*芪、酸枣仁等)有健脾益气,宁心安神之功,故持续口服以巩固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