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腹满病
八纲:表里,阴阳,虚实,迟数。
迟数定乾坤。
水津论,迟数;
迟为痰饮湿水,数为瘀血食虫。
腹满有寒气为迟,或者燥屎淤血为热。
到底是寒与热,当年陈慎悟也迷糊。
还是胡希恕一剂大承气治愈其母便秘。
1.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弦脉为寒也可能便秘脉。2.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未下者,下之*自去。
脉实有力,泻。
3.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脉弦腹满。
4.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
便秘内热,还有太阳病
5.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寒气为迟,脉弦
6.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
不排气7.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脉象弦数
8.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大承气汤。腹部有沉实脉9.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有一块大寒痰,脉位胃上部,滑大。
10.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附子汤。肝经到胃,大肠,胆
11.寒气厥逆,赤丸主之。我来解释一下,趺阳脉弦,因为没有趺阳脉,众位医家无法解释。
而八关骨脉诊有趺阳脉,实际弦脉在右手关脉中间为肝,在右手尺侧缘是在胃。这一条大家都忽视了。
很多便秘者要主意这几条。
第1条,我在临床上,就遇到这样的患者。
起初他吃别的中医师,开的药,不管用,就私下服自己服杞菊地*丸,感觉有效,就长期服用。
就出现趺阳脉,就是胃弦。
出现腹满,便秘。
处方:附子理中丸。
第2.条,腹诊,腹满患者,或其它接受腹诊时,按压不痛为虚,按压痛为实,舌*,阳明病胃热,热则寒之。。
腹诊肚脐附近及下方,沉实,使用承气类,主要泄大肠中的燥屎与瘀血。
实则泄之,虚则补之。
要是虚寒,必须加温理药,再泄。
如温脾汤,调胃承气汤配合理中丸。
脉弱,先温,才能泻。
下不言急,切记。
第3条,腹满时减,就是不是总痛,就不是实证,就要先用温药。
第4条,有位患者,发病前,爆食,十余日不大便,发热。
饮食如故,说明脾气可以,不是太阴病。
只热不寒,是阳明病;
脉浮数说明有太阳中风病。
厚朴七物汤
:承气汤配合桂枝汤第5条,雷鸣彻痛,这个人下焦受寒。
气为阳,热屁凉尿。
缺少阳气,气无法排出体外。
我遇到过脉诊尺脉弱,尺脉弱为少阴病。
少阴必用附子。
呕吐必用半夏,
附子半夏为温药
再加健脾甘草大枣及补津液粳米,大肠为津。
人与自然一体。
大自然的风,寒热交替才会有风,也会有雨雪冰雹。
所以要温之,加强风,气,排出体外。
第6条,痛而闭者,肠梗阻,闭就是不排气。
不排气有两个方药。
偏轻便秘就使用小承气;
严重者就得用厚朴三物汤。
坐车座凉,腹胀,不让按诊不排气。脉沉。先服附子理中丸,再服厚朴三物汤。
大便粘,说明有寒。而不是燥屎。就是体太寒,无力气排。再用寒药不出医疗事故。
第7条,心下,就是胃。按压胃痛,就为实,按压不痛就是虚。这条决定腹部实与虚。脉诊与腹诊结合处。遇到脉沉实,要腹诊,最后再确定,防万无一失。
若还有趺阳弦数脉,就是有阳明病,肝气犯胃。
少阳与阳明合病。
第8条,应该是服过温药,腹满不减,再下之。大承气汤。
切记,下之宜缓,先用温药试试。
我在临床上,擅长治疗虚证,就是先用温药,若还是不行,在用承气汤。
当然还要看舌头若燥热,若实热,就不能用温药了。
第9条,心胸,是在膈上。腹内有头足块大痰,不让按诊。
此人受寒,痰结,脾脉沉或有包包。
干姜,让脾暖,来化痰。
还要用大热的蜀椒。
健脾肾补津液的人参。
大建中汤:蜀椒,干姜,人参。
第10条,胁下偏痛,我遇到过这样的患者,他说胁下痛,脉诊就是紧弦,且在肋下位置也有细弦脉。
服大*附子汤。
大*12克附子9克细辛4.5克。
胁为少阳或厥阴病,在人体生理中,肝经到胃肠,大肠不通,使用大*,泻热。
但是尺脉弱有寒加附子温之。
细辛通窜利强,上到头下到脚。
第11条,寒气厥逆,赤丸主之。
脾胃寒,手脚会厥逆,没有能量疏通到四肢了。
再看赤丸成份:茯苓四两,半夏四两,乌头二两,细辛一两。
乌头是四年的附子。
细分析这些处方成分也没有什么特殊吧。
在伤寒论中,中药不过百。
为什么,那么少的药,能治疗那么多疾病。
可是大家还学不明白呢?
总之,细分析伤寒论中的方子组合,都是在治疗迟:痰饮湿水,寒:燥火食淤虫。
就是部位不同,计量不同,寒热程度不同选择药物有差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