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几乎没有人不会感冒的,反而发生反复感冒情况的人越来越多,吹个风就感冒、睡个觉起来就感冒、冬天洗个澡出来都会感冒。
当患了感冒,我们就需要去治疗,而不是勉强的撑一撑。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感冒都能撑一撑就好的,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撑一撑蒙混过去。这要说一说大家经常谈到的错误观点,就是感冒不用吃药,撑一撑就过去了。
我行医多年,接诊过的病人虽然没有老中医那么多,但是治疗感冒的患者也有千八百了,遇到过各类体质,简单的来说,有强的有虚的,但是他们都有过上面提到的想法,开始都是感冒了想不吃药自己抵抗一下,到后来实在扛不住了,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好,只能来开方喝药。
这时候,我就会一边看诊一边做一下科普,我们中医看来,生病是因为有病邪入侵人体了,这点和西医的病菌感染类似。不同的是,病邪并不会自己跑掉,不是说像西医那样身体产生抗体消灭了病菌。
病邪一点入侵人体,只有两种情况,一是排出体外,二是留在人体。
而感冒不去调理身体的话,勉强自己去硬撑,就是第二种情况,病邪会留在人体,严重的话会往更里面跑,比如原来是阳明病,现在不吃药不调理,硬抗,病邪就跑到脏腑去成了少阴病。
所以呢,大家感冒了,一定要及时就诊,不要以为拖一下没事,很多疑难杂症都是拖出来的。感冒拖久了,比较好的情况是反复感冒,一个月感冒一次,或者其他周期性的感冒。
今天就把一些常见的感冒给大家说一说,治病先辨病。
1、风寒感冒
主症: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疼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或有喉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
方药参考:
荆防败*散(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甘草)。
兼症加味:
若表寒重,见头痛、身痛、憎寒、发热、无汗者,加麻*、桂枝;
表湿较重,见肢体酸痛,头重头胀,身热不扬者,加羌活、独活祛风除湿,或用羌活胜湿汤加减;
湿邪蕴中,证见脘痞,食少,或便溏,苔白腻者,加苍术、厚朴、半夏;
头痛甚者加白芷、川芎;
身热较著者,加柴胡、薄荷等。
2、风热感冒
主症:
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面色多赤,目胀,咳嗽,痰黏或*,或咳声嘶哑,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浊涕,口干微渴欲饮,舌苔薄白微*舌边尖红,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
银翘散(金银花、连翘、豆豉、牛蒡子、荆芥穗、桔梗、甘草、竹叶、鲜芦根)。
葱豉桔梗汤(葱白、豆豉、薄荷、连翘、栀子、竹叶、桔梗、甘草)。
兼症加味:
若风热上壅,头胀痛较甚者加桑叶、菊花;
痰阻于肺、咳嗽痰多,加知母、前胡、杏仁;
痰热较盛,咳痰稠*,加*芩、知母、瓜蒌;
气分热盛,身热较著,恶风不显,口渴多饮,尿*,加生石膏、鸭跖草;
热*壅阻咽喉,乳蛾红肿疼痛,加山豆根、玄参。
时行感冒热*较盛,壮热恶寒,头痛身痛,咽喉肿痛,咳嗽气粗者,加大青叶、蒲公英、土茯苓;
若肺热素盛,风寒外束,热为寒遏,烦热恶寒,少汗,咳嗽气急,痰稠,声哑,加麻*;
若风热化燥伤津,或秋令感受温燥之邪,伴咳呛痰少,口、咽、唇、鼻干燥、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者,加南沙参、天花粉、梨皮等。
3、暑湿感冒
主症:
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小便短赤,舌苔薄*而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
新加香薷饮(香薷、鲜扁豆花、厚朴、金银花、连翘)。
兼症加味:
若暑热偏盛,热盛烦渴者,加*连、山栀子、*芩、青蒿;
湿困卫表,肢体酸重疼痛,加豆卷,藿香、佩兰;
里湿偏重,口中黏腻,胸闷脘痞,泛恶,腹胀,便溏者,加苍术、白蘧仁、法半夏、厚朴,小便短赤者,加六一散、赤茯苓等。
4、气虚感冒
主症:
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倦怠懒语,咳嗽,咳痰无力,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
治法:益气解表。
方药:
参苏饮(人参、紫苏叶、葛根、前胡、法半夏、茯苓、橘红、甘草、桔梗、枳壳、木香、陈皮、生姜、大枣)。
兼症加味:
若气虚而见自汗,形寒,易感风邪者,可常服玉屏风散以益气固表,增强卫外功能,以防感冒复发。
5、阳虚感冒
主症:
阵阵恶寒,甚则蜷缩寒战,或稍兼发热,无汗或自汗,汗出则恶寒更甚,头痛,骨节酸冷疼痛,面色白光白,语言低微,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阳解表。
方药:桂枝加附子汤(制附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
兼症加味:若大便溏泻,腹中隐痛者,加炮姜、肉桂。
6、阴虚感冒
主症:
身热,微恶风,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解表。
方药:加减葳蕤汤(玉竹、葱白、桔梗、白薇、豆豉、薄荷、甘草、大枣)。
兼症加味:
若阴伤较重,口渴咽干明显者,加沙参、麦冬;
心烦明显者加*连、竹叶;
咳嗽咽干,咳痰不爽者,加牛蒡子、射干、瓜萎皮;
咳嗽胸痛,痰中带血者加鲜茅根、藕节等。
7、血虚感冒
主症:
头痛、身热、微寒,无汗或汗少,面色不华,唇淡,指甲苍白,心悸,头晕,舌淡,苔白,脉细或浮而无力或脉象结代。
治法:养血解表。
方药:葱白七味饮(葱白、豆豉、葛根、生姜、熟地、麦冬)。
兼症加味:
若恶寒重者加*芪、防风、荆芥;
恶热重加银花、连翘;
如血虚,血液运行不畅,脉络瘀阻,而见脉象结代者,加桂枝、红花、丹参等。
刘晓文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