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是我老妈,今年2月份,刚好疫情期间,过年在家20多天,她没说有不舒服,刚回无锡,打电话说,最近喉咙干,总感觉喉咙有东西,咳又咳不出,餐巾纸用很多,严重影响睡眠,自服家里常备的消炎药,无效,问医院看看,是不是长了什么东西。我一听,就是中医讲的梅核气啊。咳之不出,咽之不下。疫情期间,人家都待在家里,她还要出去打牌,每天熬夜,然后遇到什么事情,又比较急,喜欢多思虑,太符合痰气交阻的病机了,心里很有底气,就跟她说,先吃5剂中药吧,如果没有效果,医院检查,也不耽误什么,医院也不太方便。给开了5剂中药,处方如下:
我还是加减了一下,有口干,咳痰不出,稍有白粘痰,除了痰气交阻,判断还有点热加了芦根,玉竹,然后桔梗,甘草宣畅气机,干姜反佐温化作用,冬瓜子是考虑大便偏干,跟师赵景芳教授,喜欢用这味药,加之。服用三天后,打电话说,晚上明显好了很多,人嘛,将信将疑,很正常。(虽然我是干中医的,但他们其实并不怎么相信中医,总觉得中医是慢郎中,治本的,效果慢,看病还是要找西医。但一次头晕,高血压了,吃药得不到控制,医院住院诊断耳石症,回来还是不行,低头就头晕,啥也干不了不说,吃了高血压药,早上起来双脚浮肿,脸红,她特别怕,然后我让成都师父开了中药,前后吃了一个月左右,全部恢复正常,至此,对中医有了明显改观,现在不用吃西药,头也不晕,啥都能干。有些事情,可能必须经历了才能改变观念吧。扁鹊也说,不信者不治,也是有道理的。)
5剂中药服完后,症状基本好了,还有点咽喉不适,有点稀痰,因为以前职业原因,喉咙一直不舒服的,但睡眠很香,大便也通畅了,放屁有点多,打电话说,再开一周巩固,处方如下:
减了半夏的量,加了祛痰利咽之品。虽然现在基本没有不适了,但现在再反思以前的处方,寒凉药还是稍微多了点,病机找对了,可能过于看重一些表象,上次让师父会诊的时候,师父告诫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病人带沟里去了。(原话哦!)通过这次交作业,重新审视处方,还是能进步很多。(因这次经方班要交作业,写医案,顺便更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