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第九讲中药的性能四气二五味一
TUhjnbcbe - 2020/11/27 2:57:00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费用 http://m.39.net/pf/a_4411716.html

第九讲
   中药的性能:四气(二)

五味(一)

好吧,我们现在继续昨天的内容,昨天介绍了中药的四气,四气是中药性能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在四气这部分我们介绍了第一个问题——四气的含义,那么四气的含义同学们根据教科书上的叙述是不难理解的,很容易掌握。但是我们作了一些补充的内容,帮助大家今后深入研究的时候作为一种思考。比如说我们提到了四气和四性的区别问题,它不仅仅是一字之差,而且涉及到中国古代哲学这个(气的)本源和它的外象的问题。那么称四气它更多的是强调的药性的物质基础,四性它是从物质基础的外在功能的表现来表述的,所以它(们)应该是有本质上的区别。应该说用四性比用四气更加准确一些,当然是一个建议。另外我们还谈到了三气说和四气说的问题,因为《神农本草经》就开始提到了药有寒热温凉四气,但实际上在《神农本草经》里面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平性药,所以有的学者就把《神农本草经》认为是五气说,实际上后人把它更发展了,什么大热、大寒、微寒、微温,什么八气说、九气说等等都有。这样子就把就是本身属于一个定性的一个药性理论区别药物的寒热之性,那么后来就成了有定量的这么一个意思。那本身这个定量很困难所以就造成了在药性确定的时候历代产生了一些分歧,但这种分歧往往是那些寒热偏向不是很明显的药物,那么这一些药物的药性如果我们不是很准确,对临床的影响不是太大的。极性很强的一些大寒大热的药,自古以来是没有分歧的,所以这个很容易掌握。另外三气说和四气说,我们认为三气说更符合客观实际,另外从科学的分类方法来讲,三气说也更加科学。尽管过去由于崇古尊经的思想,三气说虽然在唐代就有人提出来,但是一直没受到重视,在今天仍然还有把它加以发展的必要。这是我们在第一个问题当中给大家提供的一些参考,一些拓展自己思维的问题。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是四气的确定,是这一节里面的重点。那我们不但要从理论上掌握中药四气的确定是和药物所治病证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一般在确定的时候,就是根据这个药物在临床上如果能够治疗寒性病证的或者能够减轻寒性病证的,它一般属于温热的药。反之能够减轻或治疗热性病证的它一般就属于寒凉的药。不但要掌握这么一个基本理论和确定药性的基本原则,更重要的要把这个理论和原则用于我们以后学习各论的时候,指导具体药物,对它的药性进行分析,一般来说我们现在是根据药物的功效来分析它的这个药性,所以原则上不需要死记硬背,那我们在学习具体章节或具体药物的时候,给大家讲清楚这个分析和记忆的方法,那是很容易掌握的。所以这个是我们这一节当中的重点。

那么下面还有第三个问题,就是四性的临床意义或者说四气的临床意义。简单的讲这个临床意义就是一句话,就是为中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种治疗原则提供了药理或者药物学的基础,就这么一句话。

因为中医在临床辨证的时候,我们前面学过了《中医诊断学》其中就有八纲辨证,那么八纲辨证当中就要求我们对临床的病证首先要分清寒热,所以分清寒热是中医临床辨证的一个根本的方法或者一个基本的原则。那么分清了这个病性的寒热以后,就要“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或者《神农本草经》里说的:“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就是要用寒凉的药去治疗温热性的病证,用温热性的药去治疗寒性的病证。我们只是从辨证这个基础理论把它掌握了,能够分清这个病证的寒热,但是临床用药的时候怎么办呢?所以药物的寒热要和病证的寒热相对应。所以我们学习药物的四性或者四气这个理论,就是掌握具体药物的寒热性质,有利于临床根据不同疾病的寒热性质选用有针对性的药物来进行治疗。那么这个对药物来讲,比如说有寒热性质的邪气,那么它首先寒性的药就可以驱逐温热的邪气,消除温热的邪气,那么温热的药可以针对寒邪,它同样的可以使这个机体的寒热的病理改变得到减轻或者治疗。在有的文献上就是说中药的四气还要影响机体的阴阳盛衰,其实四气影响机体的阴阳盛衰说到最终还是一个影响寒热。因为我们在《中医学基础》里面学过了,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生内寒,阴虚生内热。那么这个阴阳的偏胜偏衰最终都是造成机体有寒热的病理变化。那么使用寒热药性的药物也是在于针对这个寒热的邪气,或者寒热的病理变化就是寒热的一些症状。至于说寒热杂错的一些病证那么就可以用寒、热的药物配伍在一起,起到寒热并用的这样一个效果。

所以简单地讲,四气的临床意义非常简单,就是我刚才讲的,就是为中医临床治病的时候,要落实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样一个治疗原则提供药理学的基础或者药物学的基础,使理法方药能够成为一个整体。前面的内容就是我们这个性能当中的第一节,四气。


  现在开始我们介绍第二节,32页,第二节,五味。中药性能当中的五味,可以说是最早形成的最古老的一种性能。因为这个五味最早是来源于说明饮食的食物的真实滋味,或者在烹饪食物当中应当注意味的调和,使它更加可口。所以它来源于烹饪或者来源于说明食物的真实滋味。那么作为一个药性理论来讲,五味也比其他的药性可能更容易感知,正如清代的医药学家徐灵胎所说的“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药物进入口腔,我们的味觉器官马上就能够感知,那么就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五味的理论。那么其他的药性,要入腹,这个入腹就(是进入)腹腔,进入腹内,首先就是患者要服用以后,机体发生一系列的药物的效应,然后根据中医理论再来深化,才能产生其他的性能的理论。所以从这两个方面就可以说明五味的理论形成更早,当然在一些古代的文献当中,比如说在一些先秦的文献,《吕氏春秋》、《周礼》、《*帝内经》等等,都有大量有关五味理论的一些论述,而且这个内容当然比其他药性或者性能理论的论述也要多。所以这个五味的理论呢是性能里面形成比较早的,历史很悠久的一种性能的理论。

那么在五味这一节当中,我们也是要讲下面的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五味的含义,五味的含义也是很简单,把它高度概括起来应该说就是两句话。第一句话就是我们书上五味下面的第一行,“五味的本义是指辛甘苦酸咸五种口尝而直接感知的真实滋味”,这是五味的本义就是五种真实滋味。这五种真实滋味指的是辛甘苦酸咸。那么第二句话就是第二段的前面的第一句话,“作为中药性能中的五味不一定是用于标示药物的真实滋味,更主要是用于反映药物作用在补泻敛散等方面的特征性”。所以把这两个部分把它揉和在一起,就是两句话,什么叫五味?五味本来是指辛甘苦酸咸五种真实滋味,但是性能当中的五味主要是用于反映药物作用的一些性质和特征,这些作用主要是在补泻散敛这样一些方面的作用。

我们学了下面的第二个问题就会更加清楚。那么现在需要说明的一些问题就是不管真实滋味或者作为中药性能的五味,实际上不止五种。正如我们教材上所谈到的,除了辛甘苦酸咸,还有淡味和涩味,但是从来没有把它称为六味或者七味,一直称为五味。但是在一般的本草文献上,尤其是在当代,就是说因为这个辛甘苦酸咸这五种味是最主要的味,是最基本的味,所以称为五味。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古代文献当中,前人不一定这样认识,前人往往把淡味认为是味当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味。比如说在杨上善的《*帝内经太素》或者宋徽宗赵佶的《圣济经》这样很多文献里面都有,他认为土的味就是淡味,淡是土的本味,土是万物所生的基础,生长的基础,其他的味都是从淡味这样子派生出来的。所以在那些文献当中认为最基本的味最重要的味产生其他味的基础是淡味,他认为淡味最重要。不是象我们今天认为它是很次要的一个味,所以前人认识和现在不一样。在烹饪当中往往把咸味可能看得很重,所以很多有名的厨师就说一咸抵百鲜,好像咸味是各种味的基础,食品烹饪调和要非常美味的话,咸味是最根本最根本的味,这也是从不同的角度。也就是说哪些味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味,是并不统一的。当然我们现在的一些中药书上说,辛甘酸苦咸是五种最重要最基本的味,并没有错误,这样子当然也能够从一定的角度,一定的侧面来解释为什么不止五种味,要把它称为五味,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它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有关,因为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里面五行学说非常的盛行,是哲学思想当中很重要的一个学说。

我们在学《中医学基础》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了,所以在中国的文化当中,传统文化当中受五行学说的影响随处可见。比如说我们要翻汉语的成语词典,那以五字开头的这个词条非常多,什么五光十色、五颜六色、五花八门、五体投地等等,什么五音不全,那么这个“五”,声音不一定这个音阶就是五种,颜色也不一定就是五种,那是人为的为了把这些理论纳入五行学说里面,人为的把它定为五种。同样的道理,五味的理论也是因为受五行学说的影响。为了和这个五行学说相合拍只能提出五个最主要的味,所以这个才是(我认为是),为什么不止五种味而一直把它称为五味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它因为受五行学说的影响,为了把这个五味的理论完全融入到五行学说当中。

不止五味,怎么来解决这个矛盾问题?所以前人想了很多方法,想了很多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可能从隋唐时期就开始有人来讨论,那么后来呢,慢慢地从生活的实践当中受到生活常识的一些启示,最终好像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和依据。比如说对于这个淡味,前人在这个生活实践当中发现有一些甜的食物,比如说我们吃甘蔗,或者什么高梁、玉米的一些的茎,嚼的时候有的是很甜的,尤其是开始入口的时候甜味很浓烈,但是慢慢地嚼,甜味就越来越弱一些,到后来就淡而无味了。那么可能就根据这样一些生活的常识,淡味就认为是甘味的余味,剩余下来的,所以它就不是一个独立的味。所以前人就认为淡味甘之余味,而且应该附于甘,所以这个淡味的问题就解决了,就认为它不主要了,不重要了。

另外这个涩味,认为是酸的变味,所以它也不能独立存在,就也附于酸。那么这个可能也是从生活经验当中,比如说有些品种比较优良的一些水果它是甘酸可口的,如果它变质了以后,比较差的时候,就是带明显的涩味,所以它是酸之变味。前人就用这样的方法从理论上来解决了不止五味的问题。但这个我们后面可以发现,其实淡味和甘味不但是我们口尝的感觉这个真实滋味,是完全不一样的,尽管有联系但不一样。更重要的它们代表的作用的性质和特征也有明显的区别,酸味和涩味同样不仅仅是味觉器官感知的一种差异,更重要作为一个性能的理论,它们代表的作用的性质和特征也是不完全一样的。所以这种把七种味归并为五味,称为五味理论完全是人为的结果,而且受五行学说的影响而产生的。

这是在五味的含义当中,我就简单的说明这样一个问题,这也是这一节当中比较次要的一个问题。同学们在学的时候只要掌握了它那两句话,能够表述,什么是五味。这两句话因为它都有很深刻的内涵,我们在介绍以后的内容当中还要反复提到,它不仅仅是真实滋味,更重要的是标示作用的一些性质和特征,这个是学好五味理论的一个基础。

在这个五味的含义这一部分的最后有一行文字,就是以上的五味当中,辛、甘、淡属阳,苦、酸、涩、咸属阴,这个从《*帝内经》开始就这样子规定“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有这样的一些内容。今后大家学《内经》的时候就知道,当时就这样子把它固定下来,但是当时并没有说明,它为什么这些味应该属阳,另外一些味又属阴。当然当时也提到过,比如说辛甘发散,酸苦涌泄,为什么发散是阳,涌泄的应该是阴?这个还是不能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当然后来也有一些人作过一些猜测,或者一些分析。比如说他把各种味分开来讲,那么辛后面我们要讲它代表的是行,或者散,从这个作用的特征来说,它可以偏为阳性。那么甘它主要是补虚,补虚是一个助长、增加,它也可能从这个阴阳的分类里面也有可能属阳,有的有这个观点。那么为什么淡味是属阳呢?有的讲淡味结合到现在认识它的作用,它渗利的是小便,作用在前阴,前阴和后阴相对而言,那么这个小便和大便,前阴和后阴也有阴阳之分。

另外李东垣还曾经说过,泄实际上是小汗,轻微的发汗,他把它叫渗泄,那当然是另外一种学说了。不管怎么讲,这些讨论都是一家之言,我们认为这个仅仅在五味,把它纳入阴阳学说当中的一个人为的归类,没有必要过多的去探讨它这样子划分的一些理由。实际上它在临床的实用价值并不大,我们只是了解,前人有这样区分它们阴阳属性的这么一个归类,我认为就可以了。至于更多的问题,那在我们初学阶段用不着了解,如果以后感兴趣的话也可以进行一些探讨,但是这种探讨它真正的收效或者它的实用指导的价值可能不一定有很大。

那么第二部分,五味与药物作用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五味所标示的药物的作用的性质和特征。这个药物的作用主要是功效,所以它主要的是标示的功效的性质和特征。但是现在在有的文献上,一般把这个部分的内容称为五味所标示的作用,或者五味所具有的作用。这个我认为是不够准确,因为任何一个性能的理论,包括五味的理论,它本身不是具体的作用,不是具体的功效,它们都是从具体的作用、具体的功效当中抽象出来的,它是高于功效一个层次的一个药性理论。所以我们后面要讲的辛甘酸苦咸这些味,它不是直接标示的具体作用、具体的功效,而仅仅是只能反映功效或者作用的某一些特征性,要把性能和功效这两个层次明确的区别开来。一个是具体的作用、功效,这个性能是对功效的一种抽象、一种概括,所以它不是代表的具体作用,它也不能标示具体的功效,只能反映作用或者功效的某些特征性。所以我们这一部分的标题,第二就是五味与药物作用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我刚才讲的所标示的功效的某些性质和特征。这一部分是我们学习五味这一节的重点,也就是学了以后同学们要把每一种味所代表的作用的特征或者代表的作用的性质记住,因为我们今后在学习各论的时候,就要用这样一些理论去分析我们学习的药物的药味的由来和它所代表的一些意义。所以只有记住了这一部分内容,那么学习具体药物的时候,对于药味这一部分才能够真正的学好。

下面就把每一种味代表的作用的性质和特征作一个简单的说明,书上讲得很清楚。所以对同学们来讲,主要就是一个记忆的问题。那么下面第一谈的是辛,辛就是指的辛味。辛味代表的药物怎样的特性呢?就是我们书上讲的辛能散、能行。就是说这个辛味在五味理论当中,它标示药物的作用具有行和散这样的性质和这样的特征。那么反过来讲,也就是我们今后在学习具体药物的时候,如果这个药物的功效里面,它那个功效能够发挥行和散的这样一个作用,那么这样的药物原则上就可以给它标定一个辛味,就可以认为这样的药物具有辛味。当然在最早的时候,我们《内经》当中就有辛能行,辛行。因为当时就发现了能行的一些药物确实是辛辣或者芳香(的),这个辛如果从真实的滋味来讲,一个是从味觉器官这种辛辣感,比如说我们吃生姜、胡椒,这种滋味、辣味,辛辣,其实也包括了我们与嗅觉器官相关的芳香、辛香之气,那么最早认为这个能行、能散。那么散主要就是发散,发散就相当于我们后面的解表,从《神农本草经》我们能够看到当时用来解表的药,比如说紫苏、桂枝、生姜、羌活、防风,象生姜辛辣大家都知道了,紫苏或者羌活、桂枝都有浓烈的芳香气味,当时实际上和它们的性状特征也是完全吻合的。所以当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理论。这个地方的散就是指的发散,主要指的发散表邪,所以一般解表的药往往有辛味,或者说都可以定辛味。就是我们今后学习解表药,如果有的药里面没有辛味,如果我们考试回答的时候,我们加上了一个辛味或者我们把它写成了(辛),比如说现在的桑叶或者说菊花,有的书上没有辛,如果我们把桑叶、菊花,它(们)是解表药,我们在写味的时候写了一个辛字,这个不应该算错误。因为根据辛能散的理论,那么你给它定一个辛味何尝不可呢。

因为解表药的第一味药麻*,在《神农本草经》,大家去翻就是苦味,没有辛味的,其实麻*本身也没有很明显的芳香气味,当然要说一点气味也没有,什么药可以说都有一点气味。后来因为麻*发散作用很强,根据辛能散的理论那后代的本草才给麻*在苦味前面加上了一个辛味,对它的药味作一个补充。本身这个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把五味和四气一样不能看成是一个僵死的,某一个人某一个著名的本草书已经定了,好像就不能够改动它。那么我们根据发展,根据我们对药物的认识,作一些修改,作一些补充,本身这个是《中药学》发展的一种需要,这种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

所以辛能散,散主要指的就是发散表邪,就是解表药一般应该有辛味。能行,这个行就是行气、行血。那么我们今后学的行气药、活血药,这个行气药、活血药和解表药一样,其实绝大多数本身也是芳香的。比如说行气药当中的柑桔类的,橘皮、青皮、香椽、佛手、枳实、枳壳,那么我们大家都吃过柑桔类的一些水果,它的果皮或者果实有比较浓的芳香的气味。另外什么沉香、木香、乌药等等行气药都是很香的。那么活血化瘀药,同样里面比如郁金、姜*、川芎这些也有,实际上也是香的。所以一般对行气药和活血化瘀的药都可以加以辛味,来标示它们的能行的这样一个作用的性质和特征。

同时我们书上还谈到了,自古以来对于一些芳香类的药物,芳香类的药物除了前面我们谈的解表药、行气药、活血化瘀药,在我们今后要学的化湿药、温里药这样的药当中,或者开窍药,主要这三章很多都是芳香的药。比如开窍药当中的麝香、冰片、苏合香,化湿药当中的藿香、砂仁、豆蔻,温里药当中的肉桂、吴茱萸、小茴香、丁香、胡椒这一类,它们都有一定芳香的气味。实际上这些药物它本身作用的性质和特征也有类似于行和散的,还有一个祛风湿药,祛风湿药它也有向外散风邪,也使凝聚的一些寒湿邪气能够通行、能够消散。化湿药它也是使凝结于中焦的湿浊或者水湿能够散,能够行散。那么温里(药)它使寒邪能够消散。开窍药它使闭阻于清窍的邪气能够开通。其实从本质上来讲,这一类的开窍的作用、散寒的作用、祛风湿的作用、化湿的作用,也有行散这样的性质和特征。所以那一些章节的药物,不管从滋味来讲,从气味来讲,还是从它们的作用的实质特征来讲,都可以标辛味。所以我们以后学习这样的一些章节的时候,这些章节的药物主要也是辛味的。所以对于辛能行、能散,大家应当怎么理解呢?就是说凡是中药当中,它的功效具有能行、能散这样的性质和特征的,一般都可以给它定一个辛味。当然定辛味的这些药物可能绝大多数本身是芳香或者辛辣的,如果有的并没有芳香之气或辛辣之味,加上一个辛味从理论上来讲也是可以的。

但是不能反过来理解,就是说辛能行、能散。就是说我们以后学习药当中凡是看到药的味里面有辛的,我们就认为它都能行、都能散,不能这样理解。只能理解它功效里面它这个作用的性质、特征如果有能行能散的它可以定辛味,不能认为凡是有辛味的药都能够行或者散,为什么这样呢?我们后面要讲,在具体药当中,它有的药是真实滋味,那真实滋味往往与作用的性质和特征可能没有必然的相关性。如果它完全是代表的真实的气味,它不一定能行、能散。所以对后面的任何一种味都应该这样理解。就是说具有这样的性质特征的药就可以定这种味,并不是有这样(滋)味的药都有这样的性质,都有这样的作用特征。这是学好五味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思维方法,从这个角度来思考。(这个很重要!)


  第二个甘,能补、能缓、能和。这当中最主要的是甘能补,补是指的补虚。就是说凡是具有补虚作用的药一般都可以用甘味来标示。这个补虚我们以后要讲,就包括了补气、补阳、补血、补阴,除了气血阴阳的补虚药以外,我们在功效里面见到比如说健脾,生津、润燥这样的一些功效呢,包括什么温阳、助阳,它都属于补虚的范畴。温阳、助阳、健脾、生津、润燥都属于补虚的范畴。那么有这样的一些功效往往也可以给它标定一个甘味。比如说我们今后学很多清热药,尤其是清热泻火药里面的,比如说知母、芦根、天花粉这样的一些药,它能够生津止渴,这个生津应该是补虚的范畴。所以那些药物除了其他的主要的味往往还有甘味。所以甘能补,就是说甘味代表这个药物具有补虚的作用,属于补的范畴。那么反过来说,凡是功效里面有补虚的这一类的功效,它都可以给它定一个甘味。这个补虚它有很多种具体的功效,我们刚才已经讲过了。

那么至于甘能缓,这个缓,一个是缓急止痛,中医认为一些内脏或者经脉的疼痛可能属于一种拘挛状态,挛急性的疼痛。那么有一部分的甘味的药、甜味明显的药,比如我们今后要学的甘草、蜂蜜、饴糖,对这一类的疼痛症都有明显的缓和的这样的一个治疗的效果,所以根据这样的医疗实践那么就认为甘能缓。另外一个就是缓和药性,那么有的药物的药性比较峻猛,为了让它变得缓和一点,比如说大*的泻下,我们如果嫌它太峻猛了,我们加一点甘草;比如说峻下逐水的大戟、芫花这一类也比较峻猛,常常要配伍大枣这样的一些甘味的药。这个缓就包括了缓和药性,让一些比较峻猛的药,不那么峻猛,这个也是缓的意思。但是这个甘能缓所代表的药物实际上它都是补虚的药,所以它都包含到甘能补里面,比如说刚才讲的大枣、饴糖、甘草,都在今后的补气药里面。

再一个甘能和,甘能和,可能把文献里面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最容易理解的,就是能够和味。药都有一些不良的滋味,不好吃,比如说我们现在给一些小孩喂药的时候加一点糖,有的甜的药,比如说我们在有的药里面加一点甘草、加一点蜂蜜,整个药的滋味变得比较好一些。能够和味。这个甜味能够使苦口的药变得不那么苦,这个很容易理解。另外一个甘能和就是和中,有的文献上,实际上和中很多是通过补虚,当然另外化湿、行气也能和中,但是它一般不用甘味。但是有一类和中的药消食药,通过消食来和中,所以一般的消食药,因为消食药本身有的药就与甘味有一定的关系。比如说麦芽、谷芽这样的一些(药),山楂,本身就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甘能和,和中主要是指的补虚药和消食药。那补虚药它也属于甘能补的范畴里面了。那么除了甘能补的和中以外,就是一个消食药的和中,可以理解为甘能和,这个就是为了帮助大家记忆而提出来的。另外一个和就是调和药性,就这一个处方当中每一味药的性味它的偏性都不一样,好像显得不那么协调,那么用一点甘草这一类的药呢,使有的药的偏性不那么强了,就能够发挥一种整体的优势,更能够有效的治疗特定的病证。所以在很多方义分析的时候,甘草能调和诸药。那么这个调和诸药这个调和也就是甘能和的意思,就是更好发挥它的整体疗效。(和中比较新鲜!)

当然前人还有什么甘能和*的,因为有的清热解*药有甘味,那么这个并没有普遍的意义,因为解*的药我们主要要用后面的苦味来标示它的味。所以甘能补、能缓、能和,我们书上讲得比较清楚,但最重要的是甘能补。因为甘能和的药除了消食药以外,其他的都是补虚药。甘草调和药味或者能够改善药的滋味。我们加的饴糖、蜂蜜、甘草这一类它本身也是补虚的药。所以对于第二点最重要的就是甘能补,其他两个方面相对就比较次要一些。


  第三,苦味,苦能泄、能燥。这个苦能泄它的含义比较多,是五味当中内容最多的一个部分。这个泄有三个方面的含义,我们书上说了,第一是指的降泄,这个降泄就是使壅遏上逆之气能够下降,那么这个壅遏上逆之气主要的一个是肺气上逆,肺气上逆不能清肃下降,主要出现的是咳嗽气喘,所以很多止咳平喘的药可以用苦味来标示它的作用特征。比如说麻*平喘,麻*的味里面也有苦味,杏仁当然本身也是苦的,就(是)典型的能够苦降肺气的,今后大家学止咳平喘里面很多药它的苦味就是这样来的。另外这个气机上逆就是胃气上逆,胃气上逆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所以一些止呕的药,也可以用苦味来标示。

这个比较典型的我们今后在平肝药当中要学习一味药叫做代赭石,代赭石矿物药,一种铁矿石,赤铁矿。这个药我们大家都知道它真实滋味应该是没有任何味道的,这个铁矿我们用口去尝不可能尝出什么味,但是从《神农本草经》开始代赭石就是标的苦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代赭石能够降逆止呕,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还有其他的原因。所以治疗恶心呕吐的这一类的药物往往也可以用苦味来标示。另外比如说肝阳上亢,有的肝阳上亢也是气机亢逆于上,有的潜阳药当中的苦味与这个因素有关,也有这个关系。当然这个也是比较次要的。所以苦能够降泄,主要的就是指降泄肺气和降泄胃气的药可以用苦味来标示。

这个泄的第二个指的是通泄,通泄就指的泻下通便,或者说通泄大便。所以一般的泻下药,尤其是我们今后学泻下药那一章的攻下药和峻下药,那攻下药比如大*、芒硝、番泻叶、芦荟,本身都有苦味或者有的还有很浓烈的苦味,它又能通泄大便,所以一般都用苦味来标示。就是峻下逐水药当中的很多药也有苦味,也就是用它来表示有通泄的意思。峻下逐水药当中有的药它本身的滋味并不苦,象大戟这一类,但是自古以来在药味里面苦味是其中之一,那么也是受这个理论的影响。这个苦能通泄主要就是通泄大便,主要是指的攻下药和峻下药常常用苦味来标示。

那么泄的第三个方面是清泄,当然清泄一个是它的味,同时要结合药性,这个苦味的药如果它是寒性那么它就具有清热泻火具有清泄的作用,所以一般的清热药都可以用苦味来标示。我们今后学很多清热药都有苦味。有的本身滋味不明显(的药)里面也有苦味就是表示的它具有清泄的作用。所以苦能泄有这个降泄、通泄和清泄这三点。

另外苦能燥,就是苦能燥湿,就具有燥湿功能的药往往有苦味,或者可以用苦味来标示。那么能够燥湿的药有的是寒性、有的是温性,是寒性的我们又把它叫做苦寒燥湿药,也叫做清热燥湿药;那么温性的燥湿药就称为苦温燥湿药。比如说以后的橘皮、厚朴这一类就是苦温燥湿药。苦寒燥湿药又叫清热燥湿药,比如说*连、*芩这一类。

那么什么叫燥湿呢?就是一种祛除湿邪的方法,或者说以苦味为主祛除湿邪的方法。目前只能这样来理解。因为和苦味联系上,据分析或者说一些文献的考证,这个可能也来源于生活的实践。因为前人认为苦是火之味,那么火把一些食物烧焦了,那个食物就是苦的。比如说我们煮饭的时候,煮米饭的时候贴着锅那一层的那个锅巴,如果火力大了以后它就变成焦的了,焦的就是苦的,那么实际上就是炭化了,一些植物类的,或者其他(药)炭化了,炭化了以后它的吸湿性很强。比如说我们现在常常把木炭作为吸潮剂、防潮剂。大概前人从这样的一些生活实践当中,把它和火和焦这样子联系起来,所以认为苦能燥,当然这个是一种解释。现在还没有比这个更好的解释了。当然这个也是需要在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什么苦能燥?但是我们目前大家简单的就把它理解为就是具有苦味的药又能够祛除湿邪,那么我们把它这个作用就叫做燥湿作用。它有苦寒燥湿和苦温燥湿。

另外在《内经》当中还提出了苦能坚,苦坚,后人把它叫做苦能坚阴。这个苦能坚或者说苦能坚阴实际上和苦能清泄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也是表示这一类的药物能够清除热邪或者针对火热的邪气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我们都知道热邪最容易耗伤津液,那么由于热邪的炽盛,火热的炽盛就不利于津液的保存,容易耗伤。那么消除了火热的邪气,它就不能够继续的耗伤津液,就有利于津液的保存和恢复。这样子有的就把它叫做泻火存阴,有的叫做苦以坚阴。

但是习惯上又认为苦能坚阴和苦能清泄有区别,这区别在什么地方呢?这个苦能清泄应用的范围很广,苦能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把它用于那些能够退虚火,用于治疗肾阴虚而虚火亢旺引起肾阴或者肾精不能封藏,出现了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这样的一些症状,阴虚火旺的症状。那么加上知母、*柏这样的一些药物,来滋阴降火,和滋阴的药配伍使用,那么其中的知母、*柏这一类的药就叫做苦以坚阴。只不过它应用的范围比较局限,它在本质上和苦能清泄没有区别,但实际上指的是治疗肾阴虚,阴虚火旺当中的一些退虚热的象*柏、知母这一类的药物,这是关于苦的问题。


  第四个酸和涩,酸和涩这两种味都能收、能涩,就是都能收涩,也可以叫都能收敛固涩。今后我们专门要学一章药叫收涩药,又叫收敛固涩药,能收能涩就是收敛固涩,也可以简称收涩。那么这个收涩从字面上来讲呢,就是把分散的东西集中拢来,或者说增加一种约束力。收有收敛的意思,涩就有不滑利不流畅的意思。不滑利不流畅人体的一些气血津液就不容易向外耗散。人体如果对气血津液失掉了正常的约束力,就不能收敛,所以这个收敛或者固涩的意思呢,就是增强对气血津液的约束力,不让它过分的耗散。

比如说我们在一些文学作品当中都能够见到这个收敛这个词的应用,比如说有的同学好像不能约束自己,有时候上课的时候不遵守纪律,有的老师或者同学就规劝他,你那个行为应该收敛一下。实际上就是说你要增强自己的约束力,要把自己管好,不要那么放纵。

那么中药的收敛或者收涩也是这个意思,就增强对气血津液的约束力。所以在今后我们学习的药当中,凡是能够减少气血津液的耗散的,比如说止血药、止泻药、敛肺止咳平喘的药,这个固精、缩尿的、止带的,这样的一些药往往都可以给它加酸味或者涩味。因为用它来表示是这些药物的作用能具有收敛固涩的这样一个倾向性。

但是酸和涩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在标定的时候,也有一定的讲究,一般来讲这个药物如果我们用口尝的时候本身是酸的,那么我们对这个药往往就标一个酸味。比如说乌梅,大家知道望梅止渴的这个故事,(它)很酸。如果这个药本身没有酸味,它又能够收敛固涩,比方我们今后要学的龙骨、牡蛎,往往就不用酸味,只用一个涩味。但是在有的情况下,有的本草学家也不(这样认为),因为没有人去给他制定一个标准,他认为这个涩味是酸的变味,它只能依附于酸,所以有的药物虽然没有明显的酸味,但是他在加了涩味的同时,还要加一个酸,酸涩并提这种情况也有,我们要区别对待。

但是从原则上来讲,一般它的真实滋味是酸的那么我们用酸味来标示,真实滋味没有酸的都用涩味,但是也有人酸涩并提,因为他认为涩味是酸味的变味,只能和酸味同时使用,依附于酸。这个在本草学里面都有表现。

另外酸和涩本身在标示的作用特征里面也有一些区别,我们书上讲酸能够生津止渴,尤其乌梅、五味子这一类,但涩味就没有生津止渴的作用,所以有的酸味和甘味又在一起,甘酸化阴,这个是涩味所没有的。

第五个咸味,咸能软、能下。软就是指软坚散结,就是对体内的癥瘕、积聚这些有形的包块有治疗作用的药物,一般都可以用咸味来(标示)。

这只是理论上这样认为,实际上往往并不如此,为什么?因为人体的癥瘕、积聚或者瘰疬、痰核生成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瘀血和痰浊,所以前人说无形之邪不能结块,凡结块者必有形之痰和瘀。所以体内的癥瘕、痰核一般它主要的病因是瘀血和痰凝。那么能够软坚散结的药,大量的是活血化瘀的药,尤其是活血消癥和消痰散结的药。所以我们在活血药和化痰药当中,有很多药在其他药味标定了以后,有的也写上咸味,其实也有这个软坚散结的意思。

在实际当中只是对那少部分的药,它既不能够活血化瘀,又不能消散痰结,但是它对癥瘕结块又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它的功效就叫软坚散结。比如我们今后学的牡蛎这一类的药,它既不是活血药,又不是化痰药,但是它有软坚散结的作用,这一类药主要才标咸味。至于其他活血药或者化痰药它能够治疗癥瘕、积聚的,痰核肿块的,那不一定要加咸味,可以加咸味,这个是要注意的。所以这个咸能软实际上是比较局限,所指的药物并不多。

另外咸能下,下也是泻下,我们刚刚才讲了苦能够通泄,就能够泻下通便。所以泻下它主要应该用苦味来标示,那么这里的咸味当中又来个咸能下、咸能泻下,实际上是一种重复、交叉。咸能下在这个五味理论当中是最局限的一种药性。实际上在我们要学的药当中,主要是指芒硝这样极少数的药,泻下药除了芒硝,在我们要学的药当中,属于咸能下的还不多,最典型的是芒硝。那我们在讲芒硝的时候再来说这个原因为什么是这样?所以咸能下的理论是非常的局限。

后一个淡能渗、能利,就是能渗湿利水,就是能利尿。渗比较缓慢,利比较明显一点。一个是把分散的湿邪集中起来再来排除,一个直接把水湿排除,叫做利尿。所以渗湿,能渗能利就是一个利水作用或者说利尿作用。

那么就是说从理论上来讲,凡是具有利尿作用的都可以用淡味来标示,但是实践当中也不是如此,在我们要学的药当中,习惯上大量的利尿的药并没有淡味,而是用其他的味,它有其他的主要的功效来表示。

习惯上只是对于猪苓、泽泻、薏仁、茯苓这样少数的几味药,认为是淡能渗能利,同时往往还把甘加在一起。因为淡是甘之余味,甘淡并提。所以那些药不但有淡味还有甘味,这个也是有相当局限性的。所以不象前面那几种味那么普遍。

所以后面这个咸能软、能下,淡能渗、能利都相当的局限。这个就是五味所代表的作用的性质和特征,主要(是)这样一些内容。那么大家都要把这每一个味代表什么样的作用特征记住。(教学要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九讲中药的性能四气二五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