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毒之气,病位在肺,临床表现主要以肺的功能受损为主,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在山西省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及病情发展特征,符合中医“疫病”特点。外感疫疠之气,病位由表及里、循三焦和卫气营血传变。山西气候偏寒冷、干燥,疫疠首先侵袭肺卫,尤其是素体脾胃虚弱,正气不足者,更易直中于肺;若正不胜邪,邪毒入里化热,伤津耗液,甚者灼营动血,直传心包,则发为心阳虚衰,内传厥阴危候。本病病因特点以“风、寒、湿、热、毒、虚”为主。
为更好发挥中医药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作用,山西中医药大学组织国医大师吕景山教授、王世民教授,全国名中医贾六金教授、冀来喜教授,国家级中医流派代表传承人门九章教授等中医临床大家,深入探讨分析我省新冠肺炎临床预防治疗报告病例相关数据,并结合不同易感人群的体质特点,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预防方案》的相关内容,提出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预防及早期治疗方案,以供临床参考。
一
中医特色防御(治未病)
1.痰湿体质
(阴性体质)
适合人群:
平素食欲不振,怕冷,大便溏,小便清,声低懒言,乏力,冬春季节易感冒,舌质淡,苔白滑。
推荐处方:
杏仁6克,白蔻仁6克,陈皮6克,党参9克,炒白术9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紫苏子9克,款冬花9克,浙贝母9克,苍术10克,厚朴12克。
推荐中成药:
三仁汤丸、藿香正气散。
推荐针灸处方:
1.艾灸中脘、足三里(双)、内关(双)、阴陵泉(双)、丰隆(双);
2.吕氏脐药灸(脐疗脾胃方)
日常调护:
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不宜大量出汗,建议以柔缓运动为主,如散步、八段锦、五禽戏等。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食生冷、甘甜、黏腻等食物,如肉食、油条、粽子、元宵等。可适当食用小米、山药、白扁豆、薏米、海带、冬瓜、萝卜、金桔等食物。
2.内热体质
(阳性体质)
适合人群:
平素口干,喜凉饮,大便干,小便黄而少,易上火,舌质红而干。
推荐处方:
藿香10克,栀子6克,生石膏20克,甘草10克,防风10克,黄芩10克。
推荐中成药:
防风通圣散。
推荐针灸处方:
肺俞(双)、身柱、大椎、曲池(双)、委中(双)放血、拔罐,艾灸足三里(双)
日常调护:
适当增加运动、调畅情志。平素要多食蔬菜、水果以及米粥、山药、莲子等健脾胃易吸收的食物;酌情减少食用肉类,油炸膨化黏腻之品,少喝果汁、可乐、雪碧等饮料。
3.敏感体质
(气郁体质)
适合人群:
平素情绪敏感,波动较大,对气温变化敏感或有冷热交替感,易口苦,胸胁痞满,自觉症状较多。
推荐处方:
柴胡15克,黄芩9克,姜半夏9克,党参9克,炙甘草6克,浙贝母9克,生姜6克,大枣9克。
推荐中成药:
小柴胡颗粒
推荐针灸处方:
针刺支沟(双)、阳陵泉(双)、外关(双)、阳辅(双)、足临泣(双)。
操作:以上诸穴均直刺,支沟、阳陵泉采用提插捻转泻法,外关、阳辅、足临泣平补平泻,各穴行针结束后留针30min,期间行针1次,每日治疗1次。
日常调护:
适当加大锻炼强度和运动量。调畅情志,起居有节。少食羊肉、狗肉、辣椒、甜食、生冷等食物;宜食用冬瓜、薏米粥、赤小豆、绿豆、空心菜、芹菜等食物。
4.气虚体质
(脾胃虚弱)
适合人群:
平素气短懒言,疲乏,自汗,精神不振,常见于老年人、久病患者。
推荐处方:
桂枝6克,芍药6克,生姜9克,甘草6克,大枣3枚,葛根12克。
推荐中成药:
玉屏风散、芪参抗复感颗粒。
推荐针灸处方:
1.艾灸气海、足三里(双)、中脘、公孙(双);
2.吕氏脐药灸(脐疗培元固本方)治疗。
日常调护:
不宜做剧烈的运动,应以柔缓运动为主,如散步、八段锦、五禽戏等。适当食用小米、山药、白扁豆、大枣、蜂蜜等食物。
二
临床早期治疗
早期1:外寒内热(寒包火)
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咳喘,烦燥口渴,脉浮紧或脉浮数者。
推荐处方
麻黄12克,石膏30-60克,桂枝6克,杏仁15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9克。
推荐协定处方
银柴退热颗粒
推荐针灸处方
1.背部走罐2.针刺风池(双)、外关(双)、列缺(双)、合谷(双)、曲池(双)加减:恶寒、发热、身痛重者肺俞、身柱、风门、大椎放血拔罐,咽痛者于少商点刺放血。操作:风池穴向鼻尖方向斜刺,列缺向肘部斜刺,其余诸穴均直刺,列缺、合谷、曲池采用提插捻转泻法,风池、外关平补平泻,各穴行针结束后留针30min,期间行针1次,每日治疗1次。
早期2:气虚湿阻
辨证要点
发热,恶风,无汗,下利,小便少,疼痛,脉缓者。
推荐处方
柴胡12克,川芎9克,前胡9克,炙甘草6克,人参9克,桔梗6克,羌活9克,独活9克,茯苓12克,枳壳6克。
推荐针灸处方
针刺肺俞(双)、列缺(双)、合谷(双)、脾俞(双),温针灸中脘、足三里(双)、阴陵泉(双)、气海、三阴交(双)。操作:肺俞、脾俞向脊柱斜刺,列缺向肘部斜刺,余穴均直刺,肺俞、脾俞、足三里、气海、三阴交采用提插捻转补法,阴陵泉、合谷采用提插捻转泻法,各穴行针结束后于中脘、足三里诸穴行温针灸,留针30min,每日治疗1次。
早期3:肺热壅盛
辨证要点
身热不解,汗出不畅,喘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
推荐处方
麻黄12克,杏仁15克,石膏30-60克,炙甘草6克。
推荐针灸处方
针刺肺俞(双)、身柱、风门(双)、大椎放血、拔罐治疗。咽痛者于尺泽(双)、少商(双)点刺放血。
早期4:太少两感
辨证要点
自觉寒热交替感,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脉弦细者。
推荐处方
柴胡12克,黄芩6克,桂枝6克,生白芍6克,党参6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9克,姜半夏9克,五味子6克。
推荐针灸处方
1.针刺风池(双)、曲池(双)、列缺(双)、支沟(双)、阳陵泉(双)、外关;2.同时于肺俞(双)、身柱、大椎、太冲(双)放血、拔罐治疗。操作:风池向鼻尖方向斜刺,余穴均直刺。曲池、列缺、支沟、阳陵泉采用提插捻转补法,风池、外关平补平泻,各穴行针结束后留针30min,期间行针1次,每日治疗1次。
三
预防保健按摩穴位
腧穴,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可以通过推拿、点按的方法,刺激相应的穴位,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常见可用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预防的部分穴位,有风池穴、大椎穴、合谷穴、迎香穴等。具体定位和按摩方法见下:
1.风池穴
在项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正坐,举臂抬肘,肘部与肩同高,屈肘向头,双手置于耳后,掌心向内,指尖朝上,四指轻扶头两侧,大拇指指腹位置的穴位即是。
双手轻轻按揉风池穴,1-2分钟。
祛风散寒。
2.大椎穴
在颈后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正坐低头,在人体的颈部下端,正中最高突起处即是。
按揉,1-2分钟。
清热解表。
3.合谷穴
在手背,第1掌骨和第2掌骨之间,平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一手自然平放伸开虎口,另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即是穴位。
双手互相按摩,1-2分钟。
解表退热。
4.迎香穴
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双手轻轻按揉,1-2分钟。
宣肺气、通鼻窍。
四
导引功法
山西中医药大学健康养肺功法(简图、视频)
来源:山西中医药大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