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脾胃为后天之本。
在这句话里,虽然“胃”被放在“脾”的后面,并且,大部分情况下,“胃”似乎也是“脾”的附庸。
这固然是中医“脏腑表里”的原因决定的。但不可否认,在很多人的认识里,胃这个“腑”是没有“脏”那么重要的。
但是,我们只需要观察一个现象,就能发现这个认识的错误:我们的饮食,都必须首先进入胃。试问谁能不吃东西?所以,胃在中医脏腑里,其实是一个被低估的脏腑。或许,这也是那么多人会有点胃不好的原因。
总的来说,“胃不好”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每一种的调理都是不同的。如果能准确区别,针对调理,胃不好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必然会得到改善:
1、内有湿浊:
因为脾胃不但要受纳腐熟水谷,还要运化水湿。当脾胃出现问题,水湿运化不了,积聚停滞也就成了“湿浊”。湿浊重一般会有如下三种表现:
大肚子:湿浊重的人,一般会有大腹便便的形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肚子”。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他们属于“膏人”。一个特点是腹部脂肪较多而且松软,能像豆腐一样晃动。舌苔白腻:舌头上有一层白色厚腻的舌苔,有时还会有点黏液。食欲不振:湿浊重的人,一般食欲都不大好,吃啥都不香。
湿浊重引起的胃不好,多数以食欲不好、消化能力减弱为主。这种调理,主要在于化湿去浊。比较有代表性的方剂就是“二陈汤”。
二陈汤出自宋代官方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炙甘草、茯苓、化橘红、法制半夏组成,是常用的化湿去浊、健脾化痰名方。
茯苓利水渗湿、化橘红化痰祛湿、法制半夏能化痰祛湿,还能消痞软坚、炙甘草调和诸药而又略温。四者组合起来,有不错的化湿祛痰、健胃和中之用。
二陈汤是“内服”,中医药的“外用”,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化湿去浊之功。比如由草豆蔻、藿香、石菖蒲三者杵碎成粉末,用薄布袋装起,以拍打时有点漏粉为好。
用法也很简单,将这个药袋放在小腿上的“阴陵泉”上,然后将粗盐炒热,叠放在药袋上。通过粗盐给药袋加热,以起到化湿和中之功,整个过程有点类似“艾灸”之意。
因为草豆蔻燥湿行气、藿香芳香化浊、石菖蒲开窍益智。阴陵泉属于足太阳脾经,乃脾经的“合穴”。这种方法,能健脾醒脾、养胃祛湿。
二、胃中湿热:
内有湿浊虽然叫做“湿浊”,但主要偏重于“寒”。此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偏“热”的胃中湿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胃中湿热”。胃中湿热大致有两种表现:
面部油腻发光:如果没有运动出汗,身体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下,也能见到油光满面,一般都提示湿热较重。舌苔黄腻:胃中湿热的人,一般都会有舌苔黄腻的表现,而且舌苔比较厚,同时嘴里还多数伴有异味。
胃中湿热的调理,当然需要清胃化湿,以清除胃中的湿热之气。我们可以自制茶饮来进行调理,比如取冬瓜皮、玉米须一起泡水代茶,就是很不错的清胃祛湿之品。
冬瓜皮清胃甘凉能利水渗湿,玉米须甘淡而平,也可清利湿热。此外,厚朴花、鸡蛋花,西瓜皮等等,都是常用的清胃化湿之品。
三、淤血:
有的朋友可能比较纳闷,“胃”和淤血有很大的关联吗?淤血不就是营血淤阻,血气周流不畅的问题吗。其实,在中医理论里,淤血可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血气周流不畅,二是离经之血。
所谓离经之血,也就是脱离了“营行脉中”之外的营血。从这个角度看,现在很多的胃不好,其实都和淤血有关。比如长期烟酒刺激、辛辣口味太重引起的胃黏膜之类的问题,基本可以归纳入这个范畴。
离经之血的淤血之证,除了常见的口味饮食改变之外,常有如下两种表现:
舌苔变化:整个舌头舌质偏于青紫,而且舌苔分布也不均匀,有点斑驳的样子;舌下青筋毕露或曲张、嘴唇或脸色也多数有点青紫发暗;肌肤甲错:肌肤甲错也是淤血比较常见的现象,因为血液运行不畅,皮肤有点“角质化”,摸上去像鱼鳞一样,颜色也偏于暗紫。
淤血类型的胃不好,调理起来可能比较麻烦一些。虽然总的宗旨以活血祛瘀为主,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淤血引起的胃不好,大多时间比较长,身体或许伴有其它的问题。因此,自行调理的话,不建议盲目“吃”,可以首先从“外”而调理。
比如选择一些活血散淤的中草药,熬水泡脚,也能起到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有助于“缓解”淤血。
常用的活血散淤而又适合泡脚之品,有红花、苏木、鸡血藤、川芎、艾叶等等。从中选择三两种,熬水后放冷到40度左右即可泡脚。泡脚时,水面最好能淹过脚踝,坚持一段时间,还是有所改善的。
如果有一定的中医基础,在合理辩证之余,也可以采用“汤药”的方式调理,如丹参、檀香、砂仁、藕节、阿珠之类,都可以随证选择。
总之,胃不好的人,其原因固然多种多样,需要我们平时多方面注意,区分调理才能逐步改善。本文所列的三种原因,只是比较常见的几种。每一种的调理方式都有所不同,希望可以帮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