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正处于中伏,高温、雨水导致天气闷热、潮湿,不仅是普通人,很多患者也纷纷反馈身体不适——
患者1:痰湿凝聚导致喘憋
患者2:湿邪日久成毒导致疼痛
患者3:暑湿之邪侵及全身导致疲乏
中医认为,三伏湿气重是因为入伏后地表吸收的热量多,另外夏季雨水多,使得空气湿度升高,本应上升的湿气,在压强的作用下在地表堆积,外湿就比较容易入体,使人体脾胃消化失常,脾主运化水液,脾胃虚弱会造成积水为患,湿气也就更重。
在炎炎烈日下被暑湿困扰的肿瘤患者,更会出现头重如裹、身重如捆的感觉,易扰乱心情和情志,很容易因为疲倦或情绪失控而诱发肿瘤的复发、转移,继而增大了其它慢性病出现的概率,因此才会有那么多患者感到身体不适。
暑湿之邪容易侵袭的七大部位,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注意调整身体状态。
头部:湿气侵入头部,则出现头晕、犯困、头重如裹(意思就是感到头重,好像被东西包裹一样)。
胸腹部:湿气滞留胸腹部,则出现胸闷、胃胀。
消化系统:体内湿气重会导致食欲不振,还会出现口臭,大便不爽,易粘马桶等症状。
泌尿系统:体内湿气重且喝水较少时,小便排出不畅,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
关节:湿气入侵关节,则会导致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
下肢:湿气侵犯下肢,可出现下肢水肿、脚气等症状。
皮肤:湿气过重会刺激皮肤大力散热,负担加重,免疫力随之降低。因此,痤疮、皮炎、湿疹都会接踵而至。
暑湿治疗原则
中医理论中,湿邪是由于津液代谢出现了问题。人体气水通行以三焦为通道,脾居中央,五行对应土,湿邪外侵,湿气通于脾,所以脾胃受伐,脾胃的升降就会失调。
脾胃的升降能促使全身的气机通利,如果有湿邪侵袭,就会导致气机不能通利,导致湿邪被困在人体,导致三焦的水气通降出现问题,进一步加重了疾病的恶性循环。
那么如何应对暑湿之邪?具体的措施是发汗和利小便,可以起到“开鬼门,洁净府”的作用。
比如:淋雨后,感觉浑身不舒服,可用藿香正气散祛湿;关节疼痛可用羌活胜湿汤和独活寄生汤,可祛风除湿,并治关节痹痛。此外湿邪可用一些芳化药物化湿,如:藿香、香薷、佩兰、苍术、厚朴、白豆蔻、砂仁等都能起到醒脾开胃和化湿作用。而在临床中,车前、泽泻、木通、茯苓均可通过利小便以达到祛湿的效果。
祛暑湿,可按摩人体自带的六个“排湿穴”
丰隆穴归属“足阳明胃经穴”,是除湿祛痰的主要穴位,有健脾化痰、减肥消脂、和胃降逆、醒脑安神开窍的功效。
外踝到外膝眼正好是十六寸,外踝与外膝眼两个连线的中点,
用手指指腹点按丰隆穴3~5分钟,长期按摩可改善胸闷、眩晕等不适。
当出现哮喘、咳嗽、痰多时,宜多揉丰隆穴。
归属足太阴脾经,可健脾化湿,解决体内的水湿以及水肿等问题,如:晕眩、腹水、腹痛、腹胀、腹泻、食欲不振。
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
拇指指端放于阴陵泉穴处,先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再点按半分钟,以酸胀为度。
用点揉法(用力点下去,然后开始揉它。一次不要按揉的时间太久……有健脾益气利湿的作用)。每天坚持按揉阴陵泉穴10分钟,有很好的除脾湿作用。
属于“任脉穴”,有疏肝养胃、消食导滞、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作用,还可以去眼袋、美容养颜、延缓衰老。
腹中线上、肚脐向上4寸几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中点。
推揉中脘穴3~5分钟,长期按摩。可以改善黄疸、头痛等。
点击法:两手相对,如果另一只手不方便,用一只手也可以,但是一根手指头的力量很弱,不容易点揉到这个穴位,所以至少要用两个手指头,对于胀气,胃痛,可以点击它,点击它会出现酸痛,随后会出现打嗝,用力要大,坚持一般3-5分钟。
孕妇禁止按摩中脘穴。
归属足阳明胃经,调理脾胃,疏风化湿,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补中益气的作用。
位于腿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
指腹推按足三里穴1~3分钟,可改善消化不良、下肢肌肉无力等症状。
每天用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长期坚持,可以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益寿延年。
归属足少阴肾经,有助于水分的代谢,如临床常见疾病:肾炎、腹胀、肠鸣、水肿、泄泻、盗汗、自汗、脚气、腿肿、尿路感染。
跟腱的前方,小腿内踝和跟腱之间向上3指宽的地方。
用拇指按揉复溜穴~次,可治疗腿肿。
座位屈膝,以拇指指腹点揉复溜穴。力度均匀、柔和,以有酸痛感为度。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两边复溜穴替换点揉。
归属手阳明大肠经,疏风清热、清利湿热,调理大肠气血,对“湿热”引起的荨麻疹以及急性胃肠炎效果很好。
在手肘关节弯曲凹陷处。
用一手轻握另一手肘下,弯曲大拇指以指腹垂直掐按穴位。每次按压,先左手后右手,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掐按1-3分钟。
#湿气#